若是锣响诗却不响,那么定然会沦为众人的笑柄,为大家所耻笑。
不过大家见到敲锣者乃是沐云舟,纷纷大呼应该。
“各位好友,区区不才,近日听闻丞相力挽狂澜,平息了战争,在下深感敬佩,特赋诗一首,以赞丞相!”
颂丞相
丞相巍峨立朝堂,
国之柱石镇八方。
文能提笔著华章,
武可安国定边疆。
余音刚落,搏来满堂喝彩。
“好,不愧沐兄,真乃大才!”
“此诗太精彩了,将丞相的威武,描写的十分贴切。”
其实诗就是普通的打油诗,若是平时有人吟出这等质量的诗篇,定会被人耻笑。
但,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董卓,哪个敢说不好?
卫谋熟稔兵法、武艺精湛,可若论及文学造诣,却是一筹莫展。
见沐云舟竟敢当众作诗称颂董卓,还引来满座喝彩,卫谋便气冲斗牛,
“哼,攀附权贵之小人,吾羞与之同列!”
说罢就要离去。
厉卿尘被这个一身正气的小将军逗得哈哈首笑,赶忙拉住卫谋,解释道,
“卫兄,你误会了!适才沐兄所吟之诗,无非是一首粗制滥造的打油诗罢了,恐怕他七岁时所作之诗,都要远胜于此诗。”
“厉兄,我读书甚少,但你休想欺我,适才那首诗博得满座喝彩,岂能是粗制滥造?”
“哈哈哈,这就是沐兄的高明之处,他随便念一首质量极差的诗,但是只要主题是赞美董卓,那么就无人敢不欢呼,难道,这不是对满屋学子的讽刺吗?”
卫谋眼睛一亮,妙啊。
“是我错怪沐兄了,当自罚三杯!”
沐云舟笑着落座,豪爽的拍了拍卫谋的肩膀,指向一众文人骚客,
“卫兄且看,这些人,便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国之柱石!
而那些有识之士,或是在街上游行的爱国学子,他们从不会来此地方。
不是他们高洁,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品格高尚的人,连饭都未必吃得饱。”
卫谋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低头沉思。
“他们这群败类都能活得自在幸福,那我们为什么不行?所以本少爷我啊,就是要纵意快活···”
说着,沐云舟便伸了个懒腰,朝着紫韵的脸上亲了一口,引来紫韵的娇喘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