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全世界it类人材和硬件服务器才会供不应求,但凡有一点规模的企业,都会想法设法建立起专属的软件信息安全资料库。
谁敢保证说自家正在研发的新技术,企业的内部进销存秘密数据,不会被偷偷复制一份?
规则和道德,只能限制普通人。
总有能绕开规则的技术手段,至于道德,不好意思,绝大多数资本家没有那玩意,自然限制不了。
“国内稍微好一些,毕竟有上面时时刻刻盯着,包括苹果高通在内,多以赚钱为主,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但在东南亚想要顺利推广,不遵守它们的游戏规则,很难做大。”
刘子杰其实也有劝过他,别把摊子铺那么广,这不就被苹果趁机拿捏了吗?
本来是苹果有求于公司,说不定能谈个固定分成出来,直接按苹果手机未来公布的销售量,收专利授权费用,现在倒好,反被要挟。
“其实想避开也不是不行,大不了不要官方商店的推荐排行榜位置,任由微信在市场自由拼杀。
不过一但做大,仍旧逃不开被针对,但您也知道,一款通讯软件没有用户规模,其商业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吴奕斌这些天一直负责谈判对接,狠狠补充了一番相关专业知识,现在说起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头头是道。
“我个人建议还是将微支付绑定拼夕夕国际版,先行在李家坡,马来亚地区初步推广,看看市场具体反应后,再考虑推广微信的事情。
或者干脆学习阿狸旺旺那样,将微信作为拼夕夕客服专属通讯软件,如果在当地能够被用户接受,在考虑拆分出来单独推广。
毕竟公司现在在东南亚,并没有拿的出手的其它利益,可以收买当地势力进行利益捆绑。
而没有足够多的强力人物背书,也很难让大公司让步,更别提未来让美利坚职能部门网开一面。”
“想做点事情真是太难了。”
李泽华思索半天,“先把这事搁置下来,看看苹果的反应再说。
我个人估计没那么严重,无非是想测试一下这几款软件业务,在公司的份量,只要公司不受威胁,苹果还有什么可倚仗的借口?
总不能苹果商店还能以信息安全为借口,拒绝微信上线苹果端吧?”
“那倒不至于,就是失去苹果的主推,很难在第一时间取得竞争优势罢了。
要知道市场上目前并没有类似软件,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顺利推广起来,未必不能在当地成为扣扣那样的国民级存在。”
刘子杰颇为可惜的说着,他和李泽华的心思差不多,都想借着移动互联网起步阶段完成弯道超车,奈何游戏规则是别人制定的。
哪怕那些西方大公司一时没反应过来,也不会任由竞争对手肆意发展。
就好比这次,分明是苹果想要引入专利授权,偏偏和大爷似的,这个不允,那个不许,不知道的还以为青云打算找苹果引入技术呢。
额,好像荣耀p9,熊猫第一代智能手机,无论外形还是某些核心专利,都掌握在苹果手里。就好像珠江魅族一样,你不能说第一代产品外观,专利完全和苹果没关系,也只能说大差不差的样子。
做制造业注定要被人趁机拿捏,李泽华很反感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之前无论是外卖同城配送,还是下沉农村的电商,城市团购。
都属于完完全全的空白市场,前面没有拦路虎,他自然可以放手施展。
可智能手机作为实体制造业,虽然也是新兴行业,但它是从传统按键手机一步步发展过渡来的,无论是诺基亚,还是摩托罗拉。
还是如今的苹果,叁星,谷歌,甚至是微软都握着一大票专利,再加上最主流的三家通信设备玩家高通,花瓣,诺基亚。
几乎没人能绕开它们的专利授权,这可不是软件业务,可以凭空创造出一个新的app发现新业务。
做手机,卖2998也没多少钱赚,纯零部件采购成本不到1500,可杂七杂八的五美元,三美元专利授权费用。
再算上人工,税收,物流等等支出,再把形象展示店,前期投入,科研成本算上,搞不好能奔着两千块钱去。
这样算,一台手机最后能有35%毛利都算高的。
历史上的粗粮厂,为什么要在网上玩饥饿营销?
一方面是不知道市场反应如何,一方面也是因为低价促销战略,实在没办法让渠道商,代理门店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