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合作方,融资入股都不是问题。
甚至吃了么,拼夕夕电子商务都可以接受腾达,成为新晋股东。”
一口气说完这些的李泽华,面露期盼的盯着面前小马哥反应。
让他欣慰的是,小马哥看起来真的心动了。
“我这可是全心全意为两家未来合作前景考虑,刘总有什么意见可以谈嘛。”
小马哥在认真思考合作的可行性,而刘志平在一边则谨慎许多,皱着眉头似乎想要忍不住质疑。
李泽华左思右想,心想自己来之前,和公司决策委商议许久,才想出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连语言先后顺序都测试过多次。
没道理这还不能打动腾达吧?
合作?
当然是真心的!
就是有那么一点点小隐患而已,扣扣空间个人主页挂广告,扣扣农场送饲料之类的,都不是新鲜事,后世腾达也做过。
就是把握的时机不太好,没有在空间最火爆的时候做流量变现。
唯独这个在空间分享链接,让所有好友能通过链接跳转拼夕夕网站的事情,看似效果很好,实则是个巨坑。
为什么?
历史上拼夕夕通过微信的病毒式营销,确实火爆一时,但真实情况是什么?
是营销做的最火爆时,几乎绝大部分消费者对所谓的链接分享深恶痛绝,下载的原动力只是碍于亲朋好友的面子,帮忙砍一刀。
砍完就卸载,丝毫不犹豫。
微信为拼夕夕带去最大的支持,就是让消费者知道有这么一家电商网站,仅此而已。
在20年以前,拼夕夕的营收规模几乎都在三四百亿以下,动辄每年亏损大几十亿,钱都干嘛了?
做广告引流去了,实际上通过各种营销方式,获取的留存用户数量低到离谱,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从来没有哪家企业(游戏公司例外)是通过腾达流量撑起来的。
拼夕夕崛起的真相,隐藏着这个世界最根本的底层经济逻辑,那就是经济越是不行,那些努力拼搏之人死的越惨烈。
在苦苦挣扎过程中,掏空自己最后一块硬币的商家,才是养分的源头,普通的底层一个月赚那三瓜两枣,撑死了贡献千元业绩。
以号称全网最低,动辄打骨折的电商微薄盈利,哪来的两千亿营业额贡献四分之一净利润?
600亿,但凡长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仅仅依靠宣传出来的微薄佣金收益,再动辄投入百亿补贴,净利润少个零都做不到。
几乎所有人都能在身边找到类似例子,那些年创业破产,负债累累最终沦为被执行者的,几乎都是上进心特别强,敢闯敢拼之人。
反而是提前躺平,真正聪明人都选择更为稳妥的方式上岸。消费下沉就比如现在拼夕夕正在做的,动用超过十万以上的人员下乡开脱农村市场,没有十年以上的农副产品产业链建设。
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覆盖绝大多数人群的经济循环圈,又哪来的业绩利润?
答案就藏在商家身上,真正想翻身,相信通过参与消费下沉过程中,以数量弥补质量缺失,玩概率统计学而非经济学的商家。
一千个普通消费者,也比不上一个通过在淘淘,京东积累出百万,千万身家的商家,收割的利润多。
但谁让资本的手段层出不穷呢,没有商业价值,还能奉献自身创造群体规模效应啊。
加盟者以为是新的造富神话,殊不知人家磨刀霍霍向牛羊,准备涸泽而渔了。
李泽华看明白了,也被彻底震住了,他甚至都不敢想象自己朝着这条路做下去的后果,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
就算自己把个人信息藏的再好,给家乡投资再多,也难逃祖坟冒青烟的那天。
这是字面意义上的冒青烟!
但凡做到历史上那种程度,全国得有几百万人惦记他家老祖宗,别说拼夕夕员工出门不敢穿工装,整个青云系都会遭受严重冲击。
但越是这样,他越是要坚持现有商业模式不动摇,此时此刻他深深明白腾达的恶,更偏向于潜移默化,从不流于表面。
既然它想入股拼夕夕,可以啊,拿出诚意来,扣扣此时此刻留存率最高的产品,莫过于扣扣空间。
只要马总肯答应用后世支持拼夕夕的力度,支持此时的青云系,那完全没问题,最多一年时间,拼夕夕就能火爆全国。
历史上千团大战两年时间烧掉80亿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