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别的,大家同情之余,刚开始还感同身受着尽可能帮一点。
但没想到,这人要“恩将仇报”啊!
更没想过,这位可怜又可“恨”的人,会在不久的将来,引发一连串大事件。
……
“……手机新闻发布会现场情况和媒体跟踪报道,用户反馈的信息做成一份完整表格交给我。
吴总,互联网舆情和热度你来负责,恶意摸黑/带节奏/涉及技术抄袭之类的负面信息。
第一时间联系相关方删除,绝不能对销售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这一点出了任何问题,我直接找你。
另外发动所有能联系上的网络大v,电子产品专业测评机构,有影响力的个人及组织,传媒记者及互联网门户网站编辑等。
尽可能用客观角度在公开渠道发布软文,吸引电子产品爱好者和潜在消费者注意力,要形成舆论轰炸风暴,标题以惊悚吸引人为主。
这方面他们是专业的,总之假黑真赞,暗吹硬捧,尤其重点突出供不应求的真实火爆情况,线下形象店顾客排长队抢购。
线上放货0.1秒抢购一空的场景,必须第一时间推向社会,要给所有人营造出一种熊猫,荣耀手机一机难求,买到就是赚到的氛围。
于总,这一点你要无条件配合,年前务必完成和主流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新的年度合作签约谈判。
互联网这块,吴总你没问题吧?”
得到肯定答复后,李泽华满意的点点头。
实质上发布会结束后,绝大多数到场传媒都给出极高的正面评价,被李泽华用后世超前眼光打磨出来的“工艺品”外观。
机身材料无不是用心匠作,适中价格搭配主流的配置,足以让绝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就彻底爱上它。
得益于和大部分互联网友商保持的良好合作氛围,集团也有充足宣传预算,早一个月前就在圈内放风鼓吹,营造神秘感的同时。
一点点将消费者期待感拉满,赚足话题和眼球注视,当然最主要还是产品本身品质经得住考验。
加上合适的营销曝光,舆论引导手段,货源,额~货源就算了。
郭鑫毅要求重新分配场内场外货源的提议,第一时间被否决。
场内是指定内部销售,刚组装好下线的手机,无需经公开销售渠道,直接按提前订购数量在内部进行分配。
大致比例在7比3左右。
而青云集团向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比如高通订购产品时,有滞后性,高通的产能严重不足,还要供应叁星及htc等其它厂商。
首批50万台组装机的产能,还要分三个月才能到位,即09年12月,10年1,2月分批次生产。
第二批订购的300万台要到三月份,才能释放产能无限制供应。
而代工工厂,包括比亚迪电子,怀旭电子,東莞朝旭电子的生产线调配,产线员工熟练度培训都需要时间。产业生态链同样需要时间建立,同样一种零部件,不同的厂商之间报价,生产工艺,交货时间各有差异,需要反复测试。
才能从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供应商。
所以十二月份,荣耀电子只从代工厂拿到10.6万台组装成品,熊猫电子拿到1.1万台,还分属三个不同的工厂。
里面使用的零部件也各不相同,集团需要根据测试产品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安排销售渠道。
质量最好的自然安排给消费者和集团高层使用,质量稍次的安排给集团员工内部消化,最差的?
那当然安排返工啦,然后追究零部件制造商的责任,能整改的整改到位继续合作,有质量缺陷,生产线老化跟不上进度的淘汰掉。
7比3的分配比例,十二月份的产能,能分给市场的总共才3万多台,新机型新产品新公司,三万这个数字不算低。
毕竟最低价2998,熊猫动辄三四千元一台,很多怀揣梦想的大公司一头扎进来,一年还未必能卖这么多呢。
但别忘记,青云集团之外,还有一个无比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那就是产业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
软件开发,是青云系重中之重,基于安卓1.6和测试中的2.1版本,青云集团早在八九月份,就有针对性提前开发专门的app软件。
十二月份拿到第一批原型机后,集团挑选出约一千名最优秀员工,拿着装载专业级app功能的手机,在市场上提前给合作商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