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华很无奈,“……枢记,不是我不想,而是客观事实它不允许啊!
请您理解,即使在今天,集团内部还充斥着各种反对声音,困难是实际存在的,不会因为任何人或者事而发生改变。
我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只能尽最大可能,调动手头能动用的所有资源,为秦省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一些微不足道帮助。
大西北在区位上很尴尬,远离主要消费市场,投资规模过大无法保障稳定收益,仅运输一项就消耗太多成本。
集团幕后投资人出于商业回报等因素,很难做出更大规模的投资承诺,只能慢慢来,见到切切实实的收益后,在增加投资。
好在本地人工成本极具竞争优势,中长期来看,在电子代工领域,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原材料半加工。
有一定的竞争力!
再加上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一众高等学府资源,在电子通信,基础材料学等领域拥有良好基础……”
赵领导不是很满意,试探性问道:“你们集团智能手机销售数据不错,在长安投资的电子代工组装工厂,规模上能不能做得更大些?”
“枢记,这还真不是我不愿意,而是西北市场就这么大,临近的中亚和俄国市场,目前正处在商务洽谈中,能否顺利进入。
进去后能做多大规模都是未知数,不过我可以保证的是,两万五千人绝对不是朝旭,比亚迪和亚迪工厂在秦省提供就业岗位的上限。
农副产品熟食加工,预包装加工,水果罐头和精品果蔬生产加工,工业品来料加工产业,委托养殖种植都能提供稳定税收和岗位。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这个数字必然扩大到10万,甚至20万个就业岗位以上。
加上集团其它业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集团所有业务在秦省,可以提供不低于50万的就业岗位。”
赵领导终于动容,“真的?”
如果在他的手里,凭空新增五十万产业工人岗位,这得建设出多大的产业规模啊,能创造多少税收和消费?
这对秦省的经济来说,无异于注入一剂强心针。
青云集团的薪资待遇,在民营企业中是数一数二的,凭空新增这么一大块蛋糕,秦省的未来必然会更美好。
将来无论是谁继续执掌这块土地,都要念他一份功劳,什么叫成绩?
这就是!
“请枢记放心,真金白银投入进来骗不了人,虽然对秦省的第一期直接投资只有20亿,但集团将为这个计划执行落地。
准备十倍于此的资金用于扩大经营,只要销售市场打开,双方合作配合的好,第二期第三期投资随时可以安排。”
李泽华说的斩钉截铁,他不是没钱,但投资这件事要慎重,尤其是涉及一整个产业集群,更是要通过时间证明,期间不断试探磨合。
直到双方就利益分配达成一个稳定的平衡后,再一点点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就好比现在赵领导一挥手,划归的土地分文不要。
更是亲口做出承诺,只要青云集团看中的土地,哪怕上面是省府市府所在,就一个字:无条件,拆!
不仅如此秦省衙门还专门出资,做前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只要青云集团能做到承诺的税收和就业岗位,哪怕要天上的星星,秦省衙门也会想办法弄下来,总之一句话,不突破底线就行。
有了共同利益,双方接下来的谈判,犹如进入快车道,畅通无阻。在魔都和秦省领导谈判的青云高管团队,也按照李泽华要求,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涉及青云旗下多个行业投资。
当初步合作达成后,李泽华一行人离开领导衙门,进行实地选址视察,在一连串车队居中的中巴车上,王斐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董事长,这么大投资规模,集团派出去的商业调查组还没回来,也没做整体的商业评估风险报告,万一将来出现变故怎么办?”
李泽华笑着回应:“有时候,做生意要把所有细节考虑清楚,比如市场前景,回报周期,风险等等。
准备越充分,失败的可能就越低,但也有一些投资,其本身就不是为追求经济利益来的。
比如现在,如果你把它看做是为集团未来做增值,给集团正常运行做成本控制呢?”
说着,将他这次投资秦省的核心逻辑娓娓道来。
做实业,投资设厂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做出决定,除了依托当地产业链优势,剩下要么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