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时候说过要卖了?”
李泽华换个舒服姿势躺着,“我钱多烧的慌,想请全国人民免费骑车锻炼身体不行吗?”
王撕葱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你就吹吧,掏几百亿出来做市场,你肯定有大阴谋,说来听听呗,说不定还能合作一把。”
“说什么说,说了你也不能从这里面赚到钱,何必自寻烦恼呢。”
王撕葱气急,偏偏拿他毫无办法,幸好当天下午,在衙门口主持的招商对接会议上,他就听到了完整的商业规划。
“……青云集团拟订在辽省投资25亿软妹币,用于建设发展成熟的自行车,电动两轮自行车产业链,请各位无须担心市场销售情况。
青云集团承诺,将实现全部产能的自产自销,无论辽省基地具体产能达到多少辆,集团业务都能全部吃下。
前期专供国内,三年后富余产能将用于出口创汇……”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青云集团在下一盘大棋。
可所有人都很糊涂,每台安装远程控制,包含自动落锁和语音播报功能的千元自行车,怎么通过商业运作收回成本呢?
做慈善是不可能的,可涉及三年生产近五千万辆自行车,仅此一项生产成本就超500亿,还包括近千万辆简易电动两轮车。
保守估计也是六七百亿的超级投资项目,由此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好处数不胜数。
关键,青云集团怎么从中获利,又怎么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卖出去呢?
难道真如他所说那样,做慈善免费投入,通过每次使用得到微薄的利益?
那岂不是要连裤衩子都赔没?
“共享经济,通过覆盖人群的范围,以量取胜,不考虑投放成本,维护成本的情况下,只要这五千多万辆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
能覆盖超五亿以上的人群,乐观点估计,在运行周期内,轻松收回所有投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泽华在会场私底下给王撕葱小声解释,他毫不避讳,因为这门生意,别人暂时做不了。
“二维码,扫一扫,智能手机,便捷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支付场景才是基础,由此带来的客户规模效应,流量端口收益等等。
都是收回成本的切实保障,更别提共享经济本身使用需要的保证金,单次使用费用,都是稳定的收入来源。
它的运营本质,是节约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事实上通过小规模测试,集团发现,那些该开车的还是会开车出行。
经济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出租车等其它交通工具舒适出行……
至于说竞争者?
你也看到了,以这个规模上马,一开始就把入门门槛拉高,杜绝中小资本无序进场竞争,只让有限的几个大玩家按规则玩游戏。
共享经济的核心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背后对智能手机优质客户的流量入口之争,尤其是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谁也不敢错过。除此之外的任何单一厂商想要介入这个行业,都是白费工夫,哪怕一开始就拿出破釜沉舟的魄力,掏出上百亿真金白银和我竞争。
也没用!
包括生产制造企业,试图通过抢占流量入口崛起的互联网企业,以及握有支付牌照的支付保,财付通等,它们每家的利益诉求不同。
这么多人凑一块,光谈出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利益分配模式都困难,更别提凝聚出什么像样的战斗力。
等到它们好不容易谈妥分配,青云系早就把全国市场都拿下来了。
我现在通过不同的产业在各省分散投资,拉拢不同的地方为集团业务发展提供支持,譬如依托旅顺奉天两座城市。
就能牢牢抓住整个东北,黑吉辽的农业,矿产,各种原材料以及中高端人才汇聚到辽省,在这里形成产业规模。
将来碰上任何麻烦,辽省都会主动出面协调解决矛盾,包括你父亲那个度假区也一样,只要有额外的利益牵扯在里面,就好谈了。”
王撕葱有些懂了,羡慕道:“你手里可打的牌太多,各省衙门被拉上车,将来走到哪都能成为座上宾。
不像亿达,只有一个商业地产做核心,酒店,院线,文化旅游之类的都掌握不了主动权,只能看别人脸色做事。”
“慢慢来吧,等你的熊猫互娱做起来,说不定将来能直接把电影院搬到线上,面向全国观众做直播观影呢,到时候谁做主还不一定呢。”
李泽华随口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