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不能任由青云继续无限制扩张下去,可是常规竞争手段需要的资金量是个天文数字,每年保守估计也消耗百亿以上。
这还仅仅是电脑端本身的支出,算上因此损失的广告等其它收益,每年又是几十亿。”
刘志平恨青云为什么要涉足通讯软件服务,按原本腾达提供流量,青云享受推广服务不是挺好吗?
尤其看到青云打包送给千度40亿的广告合同,他是狂流口水,失去这个大客户,腾达本就很受伤。
现在又要面临青云在线下线上的全方位挑战,可腾达找来找去,愣是没有对青云下手的点,阿狸旗下的外卖快递业务半死不活。
和杰克马讨论重启菜鸟网络的计划进展不大,阿狸固然防着青云,但对腾达的警惕性一点也不低。
现在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当年的毫无波澜,西边是德意志战车,东边是斯拉夫狂人,斯拉夫两手一摊,要保卫波澜,斯拉夫就得和德意志战车摆明车马开战。
问题大家也不接壤啊。
杰克马如今就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又有点巴不得青云和腾达两败俱伤的意思。
托尼马皱着眉头,“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外部渠道补充一大笔流动资金用于持久作战,香江李先生,郑先生我已经亲自联系过。
效果不是很理想,它们通过基金会控制着南非发展银行,却舍不得出钱替腾达渡过难关,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我提议在电子商务的城市团购领域,网约车服务及互联网金融支付行业同时竞争,只有互联网金融支付的计划得到支持。”
“涉及上百亿的投资,胜负难料,谁会在情况不明朗之前投资呢。”
刘志平没有丧失斗志,却对现状有很深的理解,“世人说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特殊手段用过之后,才发现根本是两败俱伤,如果不是上面拦着,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青云在东南亚有这么多暗线布局。
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来的资源调动能力,足以让人胆寒。
而使用常规手段,旷日持久不说,效果还不怎么样,按照投资人大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的那样,青云就是想凭借雄厚资金优势。
将集团彻底拉入电脑端的泥潭,被迫和青云打消耗战,趁机完成其在移动端布局。
马总,其实我也认为大家说的没错,就算青云集团进行旷日持久的补贴,也几乎不可能撼动集团的先发优势,6.5亿用户规模。
是集团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依靠这个用户基础衍生出来的腾达产业生态链,绝不是仅凭一点点金钱可以挖走的。
和三六一的二选一大战,固然消耗了消费者仅存的耐心,但腾达扣扣本身并未出现任何重大失误,健全完善的通讯,社交资源让用户无法轻易割舍。
只要通讯录不被全盘复制,这场战役公司就不会输,而依托扣扣游戏的粘性,年轻一代以使用扣扣为潮流。
根据近期优惠推广的反馈,扣扣秀和扣扣游戏用于外表装扮的支出名列前茅,用户粘性两极分化特别明显,在年轻一代中。
扣扣的注册使用率,始终在微信的十倍以上,只有涉及商务办公,以及购物咨询,售后服务,具体业务办理时,微信才能勉强达到扣扣的三分之一。
不过在大中型企业定制服务业务上,企业微信的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青云系友商体系,很多人迫于面子,或依靠青云产业链生存。
迫于无奈,选择企业微信。”
说到这,刘志平眉头紧锁,“不过在移动端,青云的攻势愈发咄咄逼人,依靠荣威手机在学生,务工,农村群体中迅速普及。
而且前段时间,青云就扫一扫,贴一贴,摇一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及二维码专利和集团产生很大分歧。
听说青云发码集团将在近期展开全体股东大会,讨论是否中止给公司和阿狸进行专利授权,目前它们正在积极游说国有股东。
参照各方面汇总情报,青云集团正在线下大规模推广移动线上支付,一但让其完成统一标准制定,接下来将对集团造成极大影响。
正如投资人在会议上重点描述的未来,青云在东南亚也有类似商业布局,小小的一张二维码竟然被他们开发利用到极限。
一但未来如他们所设计预想的那样发展,被限制使用扫一扫二维码专利的公司,必将彻底失去线下支付渠道,被迫沦为二线互联网金融企业。
这方面,公司必须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