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498章 ,万能出世磨刀霍霍

第498章 ,万能出世磨刀霍霍

被人推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保障产品,碍于熟人情份稀里糊涂买,待到意外真的发生等待承诺兑现,各种免责条款甩出来一大堆。

把人气个半死,偏偏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固然不那么令人开心,可真轮到自己上手保险推销业务时,才明白。

明细说清楚,事事有着落只存在幻想中,因为由一大堆精算师费尽心思弄出来拼概率,几率的保障产品,关键一点是要确保盈利。

如何在一个大众都有可能面对的威胁面前,将赔付损失降低到最低,是一个数学问题,也是个法律问题,所以一大堆让人眼花缭乱。

让人看了头晕目眩,下意识想要逃离的繁琐法律条文,被人为创造出来,各种免责声明生效条件,将每一个想要占便宜的人拒之门外~

“先画靶子后射箭,做保障行业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极少数人的意外,巧妙捆绑绝大多数人,用精算模型反复测试……”

青云大东方保险董事,副总经理洪万年是原大东方保险派来,帮助江益完善内地业务,他很少来魔都公司总部。

以前只是听说新老板对做保险有一套,事实上也确实有一手,因为青云系手里资源应用,渠道推广都远非同行可比。

加之依托微支付互联网金融,有简单爱互助筹在旁提供神助攻,主打突出一个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着实为青云大东方吸引许多个人医疗保险用户。

至于在车险,寿险等产品上得天独厚资源优势,使青云大东方在一开始,就展现出远超同行的底蕴,霸气!

唯独在赔付率上,不管是江益,还是洪万年,对李泽华的想法挺不感冒,尤其是洪万年硬顶着压力解释道:

“董事长,我个人无意冒犯您的权威,更不是代表保险业务抵抗来自公司的命令。

但作为在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我自问不是最优秀……”

“停,长话短说就行。”

面对老板的吐槽,洪万年丝毫不以为意,继续道:“站在我专业的角度上,坚持认为赔付部门的法务手段,远比数学模型更重要。

无论内地还是海外,保障本质从来都不在赔付,而是设置更高成本的兑现,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当概率之外的大面积危机降临时。

让公司拥有一定回旋空间,以便于使用游戏规则之外的手段,拖延下去等待新的解释条文落地,哪怕游说上层失败被强制执行。

也有充足时间转移资金,避免因为一次大的意外造成整间公司坠入深渊……”

洪万年弄不懂,李泽华这样一位出色的商人,能在短时间内带领公司走向辉煌的商业领袖,为什么会在保险兑付方式上犯糊涂。

什么百分百赔付?

什么满意率调查?

在他看来,通通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保障的目的是赔付,那这个行业理论上就不存在稳赚不赔。

如果每一项免责条款的出台,不是为了给将来留下扯皮空间,进而运用各种手段逃避追偿,那就毫无意义。

比如医疗保障,绝大多数人在35周岁前,几乎不太可能发生意外,这时候就需要一些强制性手段,迫使他们加入医疗保障。

用不会发生意外的大概率去增加资金池规模,而在三十周岁以后,尤其是体检数据被判定高风险时,尽可能予以拒绝。

哪怕必须接纳,也要订一个天价保费,因为托底是国家才要承担的责任,作为商业保障公司,它们只用在乎公司是否能顺利活下去。

保障的本质,是用大多数不会发生意外累积的资金池,去赔付极个别意外发生者的损失,这个数字不能太高,太高就无利可图。

也不能太低,太低就会戳破真相,让公众知道在某个领域不太可能发生意外,进而影响该领域的保障产品销售量。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控制或影响舆论,将纠纷扯皮的保障赔付从公众面前转移走,尽可能不让其成为舆论焦点。

避免更多人从中回过神来,进而对保障事业形成统一的看法。

现在,李泽华想要在这种行业做出革新,做出改变,将保障业务变成公司和消费者双赢,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没有半点可能?”

李泽华不信,“如果我们将保障合同,看成是购买产业基金的投资合同呢?”

别说洪万年,连江益也被吓一大跳,“老板,你可别吓我!在海外,不是没人这么做过,改保障为商业,但最后无一例外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