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测试,有分歧,有协调,最终慢慢趋于一致形成共识,加上外部资金涌入,在所有人共同努力下。
才形成真正的金牛。
换成东南亚也同样如此,它甚至可以和国内同步,给国际游资一个错觉,那就是东南亚经济和国内绑定很深,双方会一起升。
国内有提前布局,有青云系几百家企业准备集体冲击上市,各种准备工作充足,而且很大概率不会再有额外的场外杠杆。
所以升起来会更慢,让各方有充足反应时间。
但东南亚不是这样,因为无论内外,都打算趁机重新洗牌,和青云合作的本土资本集团,想趁机夺回舆论和金融主导。
势必要和鱿太资本做过一场,这条路很艰难,但如果有个人把最大风险揽过去,承担流动性风险硬抗鱿太资本重点攻击。
大家跟在后面蹭吃蹭喝,一但有风险提前跑路,这么好的事情,谁会拒绝?
胜,则青云和东南亚资本共享胜利果实。
败,则青云手握一大堆当地资源,百分百被制裁,只能通过私下交易,一点一点变现,离不开它们的帮助,必然从中获益匪浅。
当然,也会有人不想玩细水长流,青云还要面临注定上演的盟友背刺,提防各种明枪暗箭,最终结果如何全看各自本事。
皆大欢喜的结果也有,那就是青云抗住第一波压力,和美利坚传统资本,东大资本合作,大家一起坐下来慢慢分享果实。
至于利益受损的本土中小公司死活,谁在乎呢,鱿太资本也可以跟着在里面吃到一块肥肉,就看谁吃得更多。
当事情没有到那一步之前,谁也不知道具体结果如何,无非是这一轮资本泡沫,挤出泡沫,再到泡沫的过程不是鱿太资本主导而已。
它们是趁机赚取利润,还是试图争夺主导地位而大打出手,谁也不敢保证。
李育庆没时间思考,他只知道,自己和身后资本想要的资源,李泽华答应了,而且很痛快。
那他也要拿出诚意来,“我没意见,只要李董能兑现承诺,我代表其它合作的集团答应,会竭力帮助青云大东方保险出海发行万能险。”
江益慢慢听懂了,合着这些大老板早就谈好了条件,只等着时机一到完成收割。
他也不再抗拒,冲洪万年道:“你是专业的,照瓢画葫芦应该不难。”
洪万年点点头,“包在我身上,不过看不出来,定國保险这么做的底气在哪里,12-18%的回报率啊,一但中间出现任何意外。
都是必定崩盘的结局。”
他言语间还有几分羡慕,换成其它地区,类似产品很难公开发行,不是说外面人不吃肉,而是坐拥资源的人有更好手段收割。
不需要用这种带着明显后遗症的手段,吃相太难看后患无穷,何必呢。
解决内部的掣肘之后,李泽华终于能腾出手,加快在保险行业的布局,他一口气说了多条针对农业,运营车辆,个人保障等建议。
洪万年照单全收,连万能险他都接受了,自然不会对农业返点,运营车辆优惠分红的保险理财类产品有顾忌。
“合并原有的保险项目,推陈出新简化流程,对无法主动分辨切身利益得失的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改保障为理财类托底保障。
比如农户的种植养殖险种,以一万人参加保障为例,每人收取一百元则是一百万。按过去2%左右赔付率,支出保费金额的50%,剩下50万除掉20万所有成本,剩下30万中的一半,在未来三年通过理财形式返还。
不发生大的意外和复利前提下,一年保费收入就可以达到三年15%收益(以上为预估数据,实际上利润会更高,赔付金额会低)。
仅仅是增值部分返点,就能吸引一大批人加入。”
江益则在旁边帮忙完善细节同时,忍不住道:“董事长,你是不是从四万亿大基建中察觉不对劲?
怎么看都像是提前收拢货币资金,买入保值优质资产以防通货膨胀。”
李泽华能怎么说,难道告诉他,今后十年将是人类历史上,全球货币贬值的加速期和膨胀期?
钱,越来越不值钱,资产必然出现泡沫化,只要拥抱资本,就能得到远超过去十倍百倍的泡沫投资,不管是套现还是长期合作。
掌握资源的一方,财富将获得惊人增长,这就是鱿太资本逐渐掌握话语权的关键所在,以前一百个人的财富现在两个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