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542章 ,和诺基亚达成合作

第542章 ,和诺基亚达成合作

这么一个合作契机罢了,谈的成,青云就可以为四五年后,必然爆发的经济战提前做充足准备。

谈不成,也要打乱微软的布局,让诺基亚多在前面吸引一阵火力,避免鱿太资本过早腾出手来对付青云。

一举两得,优势在我,怎么输?

奥利拉也明白青云此时的算计,他只是尽可能为公司谋求一条新的出路,毕竟微软开出的条件,几乎彻底断送公司未来。

“听说贵公司近期推出的鸿蒙操作系统,在海外推广遭受不公正待遇?”

他尝试夺回更多主动权,甚至不惜主动倒贴,“如果李先生有兴趣,我们两家可以尝试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合作。

比如伽利略计划可以为青云在海外的电子产品,提供地图导航等诸多服务。”

“别,伽利略系统喊了七八年,什么时候能彻底成熟还是个未知数,我宁愿给gps缴纳高昂专利费,也不想等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

李泽华冷汗直流,欧洲人做大项目的传统,他一向敬而远之,就好比上世纪末,欧萌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高铁计划。

结果连最强大的德意志,都一拖再拖,直到他重生前,所谓三万公里也没弄出来,而伽利略也只存在于ppt当中。

倒是东大咬着牙自己弄出来的北斗系统,成为和gps分庭抗礼的存在。

“可惜了,李先生对我们还是存有防范心理,可是青云不拿出更多切实的行动,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不足以打动公司管理层和股东。”

奥利拉很遗憾,如果能把青云系捆绑上车,一起踩坑,巨大的沉没成本,将促使后者对诺基亚进行更大规模的妥协。

甚至,他可以借用青云体系中已经逐渐成熟的产业链,为诺基亚进行各种配套软件开发优化,硬件生产代工。

这一点,是他们最看重的地方,青云本身在智能手机行业,并没有太多值得夸赞的亮点,此时的它,和代工组装厂没区别。

充其量有一些压缩成本,整合行业资源的特殊优势而已,诺基亚看重的是其产业链未来发展,和它手里掌握的销售渠道,基本盘。

李泽华也清楚,所以他开门见山道:“之前开出的条件不变,基于现在的大环境变化,我可以进一步开放集团旗下产业链资源。

如果贵公司能够帮助青云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那么青云软件和电子集团将为诺基亚彻底放开所有限制。

届时将有数千家硬件,软件服务商,数十万相关行业最吃苦耐劳的工程师,it从业者为塞班系统做优化配套工程。

所有新增的成本,青云同样可以承担一半支出,并且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愿意和东大加深技术合作,并将手机业务转移过去。

那么来自美利坚的压力,我自一并承担!”

“真的,你怎么保证?”

奥利拉最近很烦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几乎所有人都在劝他放弃,和美利坚衙门对着干没好处,哪怕强大的欧萌。

也急需来自华尔街的资金援助,一个芬兰,抵抗不了内外压力,迟早要妥协,而作为代价之一,诺基亚也将跟着沉沦。

“没有什么保证,我有的选,你们没有。”

李泽华表现的很强势,既然对方当家人来了,就证明其内部心动了,不然和微软的合作协议早就该签署了。

这就是先知先觉的最大优势所在,他虽然不记得确切时间,但青云有自己的商业情报部门可以收集信息。

在青云接触之前,诺基亚和微软已经就手机业务快要达成一致,是他一张嘴要拿出200亿美元,换取诺基亚专利授权。

才将这场原本板上钉钉的合作给打断了,观望,就是最大的表态。

不过好在他还没狂妄到认为诺基亚离开他就活不下去,很快又道:“当然,合作共赢是青云一贯宗旨。

如果贵方坚持,我们可以用一个折中方案,譬如各自出一笔钱,以东大和芬兰的信用作保,汇入第三方银行。

再按照各自谈判的项目,进行约定监督,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有明显违约行为,双方的保证金无条件归属另一方,如何?”

这是他能想出最符合实际的办法,涉及到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全世界都盯着,一但他退让,以后被媒体挖出来,国人怎么看他?

如果事情进展不顺,比如美利坚,欧萌出面施压,诺基亚占了便宜不履行合约,他怎么办?

归根到底,还得双方共同拿出诚意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