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的线下网点在,有实名制,银行卡,身份证,真人线下认证,区区两千多块钱而已,激活后完成微支付注册。
银行卡一绑,还能通过微支付账户自动扣款还债,多方便啊!
互联网上,也到处充斥着三家互联网非金融支付公司,烧钱抢客户大战的消息,只要是带来流量的入口端,三家都没放过。
不过青云显然是占据提前布局的先机,不仅在电商网购上和支付保打得有来有往,还在共享经济等其它网络支付渠道上,压制对手。
至于线下,微支付和支付保有先发优势,迫使腾达不得不投入重金,进行更大力度的补贴抢夺用户。
用户哪里来?
薅羊毛,别有用心者可以忽略不计,但前提移动互联网用户,他得有一台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移动设备啊!
粗粮虽然按照协议,从青云手里拿走ibm电脑业务和连想的手机业务,但毕竟还处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产量一时半会起不来。
可好了青云,朝旭电子和比亚迪,怀旭电子的代工厂,通宵达旦开足马力生产,可厂区门口等待拿货的重型卡车,愣是排出几公里。
堵在业务部门口等待拿货的渠道商,都恨不得给业务员跪下,因为任谁都知道,哪怕现在用原价(没有优惠)拿走一台荣威。
转手就能加价200卖给消费者。
一点都不夸张,哪怕荣威系列的老型号,现在也是一机难求。
其它智能手机厂商,对支付渠道火爆场景带来的巨大影响,压根没有半点准备,比如花瓣,还在和青云讨价还价。
因为花瓣不想当冤大头,涉及指纹和人脸识别,扫一扫二维码专利的授权费用,在花瓣看来,一些专利应该是软件服务商支付。
比如腾达扣扣的扫一扫,指纹支付,装在花瓣的手机上,就该腾达支付这个费用,而不是硬件服务商承担。
青云也不退缩,因为和花瓣的专利授权合作谈判,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谈判,都没什么进展,现在每年都要支付一部分费用给花瓣。
正愁找不到机会赚回来呢,哪有轻易放过的道理,总之不交钱,就别用,敢私下偷偷用,马上安排禁售套餐。
李泽华也无所谓了,做不成朋友,那就用商业手段说话,青云对外扶持诺基亚,对内扶持中兴,未来在4g5g技术上,未必会比花瓣差多少。
只要后者还在生产智能设备,也同样无法绕开青云的专利体系,不就是互相授权,互相抵消费用吗,谁怕谁啊!
友商公司还在艰难谈判,青云电子就不等咯,结结实实吃口肥肉,全系列产品卖到脱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机难求。
还顺带给卖到国内的海外智能手机品牌,加征专利授权费用,狠狠赚回一大笔。
尤其是支付保和财付通,每支付一次,就要乖乖给青云发码集团和青云控股,贡献双份专利使用费用(二维码和扫一扫双向收费)。
这日子,别提过得多开心……
“腾达背后的投资人,现在都是痛并快乐着,既欣喜于互联网金融用户暴增带来的额外收益。
集团在东南亚开发出的微钱包理财项目,给腾达指明未来盈利方向,这也是鱿太和香江资本,迫不及待发动支付渠道大战的核心因素。
它们对国内积蓄三五十年的社会沉淀资金垂涎三尺。这帮人吃着锅里,还要眼红恐惧集团得到更多,尤其是针对青云电子近期恐怖出货量,已经有很多人找上门来,甚至直接开口索要好处。”
李泽华是闲不住的主,何况傅玉洁怀孕,他不能不多照顾点,这不又溜达到東莞,准备给傅玉洁分担点压力。
她本来是去李家坡休养身体,等生完小孩坐完月子再回来主持朝旭电子工作,这段时间还特意请比亚迪电子的老总过来暂代职务。
可惜支付渠道大战开打,朝旭电子跟着火力全开,连刚投入生产的新厂,都拉满产能,傅玉洁放心不下,挺着显怀的大肚子。
愣是跑回東莞,执掌各项生产,其他人劝不住,也只能听之任之,最多在安保和医疗保障工作上,做足准备唯恐发生意外。
老板和傅玉洁的关系,在高层里不是秘密,他亲自来東莞,何理本想陪同,奈何青云电子销售任务太过繁琐,他只能亲自坐镇。
倒是郭鑫毅陪着他一块过来,在鹏城巡视半导体显示屏产线建设的姚向军,也抽空跟过来看看,沿途找时间给他汇报工作。
此时听完他的感慨,姚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