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第一期培育产业链的资金,把公司卖了也凑不出来。”
宁涛不解道:“不是马上要上市了吗,听说初步定价都到16美元每股,实在不行还可以发公司债啊。”
“你傻不傻,别人向市场募集资金,那是因为风险太大,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分摊风险,用别人的钱亏,总比亏自己好。
可青云的业务能一样吗
特斯拉虽然还在亏,可到底摸索出完整的盈利商业模式,而且还有比亚迪在,上面有国家专项巨额补贴扶持。
平台,将来内部消化就能搞上几百万辆,怎么搞都不会亏。
真亏了,还有李家坡中概股市场托底有保障呢,所以你觉得公司能有多大能耐吃多大肉”
说到这,罗远明冷笑一声,“老董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被弄得有些心灰意冷。”
宁涛很吃惊,“不可能吧,以董总的性格,不至于为了钱和李总闹矛盾吧”
“当然不是和青云。”
罗远明叹口气,“是和公司里其它的股东,投资人。
董总的意思是,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尤其现在有青云的销售渠道,两轮电动车业务发展异常顺利,仅凭公司利益,就能解决新能源汽车计划的小半资金需求。
剩下的大不了从银行贷款,再加上青云注资,咬咬牙坚持个三五年,未来做成功,总比现在上不上下不下来的强。”
董老板格局同样不小,他看到青云在动力科技和新能源上的布局之深远,也有心跟着走到底。
奈何公司内部其它董事,投资人,只看到巨大投入和短期利益损失,反对声音很大。
尤其对董总延缓上市的决策很不满意,开玩笑呢,大家伙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看到上市套现的希望,他一句话就搞没了。
不仅仅不能享受高溢价带来的财富暴富,反而还要给新能源这个深不见底的坑,多砸三五年利润,期间不仅没分红。
还要承担很大风险
这不是拿大家的利益开玩笑吗
这个事,李泽华都不好干涉,毕竟他是大股东,不是完全控股的唯一股东,做事也要考虑其他人感受。
既然大家不愿意,他也不强求,至于什么上市后募集资金再做,他又不傻,必成的业务拿去给股市做贡献
于是才有将宁涛调出来,专门负责新公司新业务的举措,董总私底下也投了一笔钱,反正他就笃定青云大力气推动的事,一定靠谱。
“也不知道将来这些股东,会不会为今天的短视后悔!”
宁涛脑海里莫名其妙冒出这个想法,不过也很难说对与错,毕竟不是谁都有大格局,见好就收也未必全是错。
但他很清楚,亚迪董事会看似做出最稳妥选择,却错失未来问鼎汽车行业翘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