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昆仑奴贸易,蒲罗中建城
九月份的南洋,依旧是那么的闷热。
张猛在水中游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游到了岸上。
在蒲罗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秋天,一年四季都热。
一开始张猛还看不起房遗爱,觉得他就像是一条泥鳅,天天往水里钻,没想到自己也变成了这样。
“郎君,今日又有一批昆仑奴从波斯商船运来,城内的建设速度将会加快不少。”
船队抵达蒲罗中后,大部分人都停了下来,开始建造。
杨老七这个瞭望手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他就成了张猛的跟班。
“昆仑奴?这些波斯商人的速度还真快。”
捕渔队是今年才开始在蒲罗中建造城市,准备长期占据这块无主之地。
半年后,波斯的商人就来了。
在长安城里,昆仑奴已经算是上等货了。
在家里养一个昆仑奴,就相当于后世养了一条纯种的藏獒,出门溜达,那叫一个拉风。
而且,昆仑奴的价格,比普通的奴隶要高出一大截,长安城之中,能够养得起昆仑奴的,并不多。
不过在蒲罗中,昆仑奴要便宜得多,而且使用起来也方便得多,所以张猛很爽快的答应了波斯人的要求。
“不错,有了这两百名昆仑奴,我们人手不足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杨老七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在这样一座荒岛上建城,但一听是燕王的主意,便不再多想。
明白也好,不明白也要执行,这一点,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捕渔队每一个人的心中。
“走吧,我会一会那个波斯人。”
张猛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在天竺、阿拉伯扩张,但李想觉得,还是要先把补给点建好。
尤其是蒲罗中,后世的新加坡就在这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无论捕鱼队想不想进入印度洋,都要先把这里控制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李想在国外的据点。
燕王府虽然在定襄、登州等地颇有势力,但毕竟是大唐的地盘,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还是在海外比较安全。
李世民还在的时候,李想并不担心,但现在,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哈梅德是波斯一位著名的海上商人,不过,这些年来,他的生意每况愈下。
最早的时候,波斯人是这条商路的统治者,但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商人也开始频繁的通过这条水路,这让波斯商人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眼光长远的生意人,哈梅德非常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
然而,波斯人的首都已经被阿拉伯人占领,靠政府是不可能实现哈梅德的理想的。
这一刹那,他想起了自己只见过两次的大唐。
这对他来说,是一种震撼,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去年的时候,他遇到了捕鱼队,但并没有太多的交集,直到今天,他才知道,捕鱼队来了蒲罗中,所以他才会赶过来。
今天,哈梅德已经是第二次来到蒲罗中,却发现这里已经完全不同了。
近两千名伙计,正在码头上挥汗如雨的建设着新的城市。
当然,这座城市的建设规模,还远远比不上大唐。
从长安城到定襄,光是水泥路,就需要数万人,现在又有二十多万人在修路。
不过,考虑到捕鱼队远道而来,才刚刚起步,能有这样的规模,已经很不错了。
“萨布尔,看这样子,唐人是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长久的据点了。”
哈梅德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
“主人,阿拉伯人都会很担心。东方的贸易,大部分的利润都被阿拉伯人拿走了,现在大唐要在这里建城,迟早会和阿拉伯人发生冲突。”
萨布尔祖孙三代都在哈梅德家当佣人,跟着哈梅德到处跑,什么都知道。
哈梅德:“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他们既然想要建城,肯定需要更多的昆仑奴,将来我们往蒲罗中运送昆仑奴,再把唐人的货物运回波斯,这其中的利润并不比以前少。”
“我倒要看看,阿拉伯人会不会插手。”
“如果唐人有足够的见识,就应该知道,和波斯合作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处,那些阿拉伯人野心勃勃,不但做生意,还把自己的教义传给当地的人,大唐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总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危险的。如果没有人发现,那就再提醒他们一次,让他们知道,我们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