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倪光楠递过来的小册子。
雷君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银河芯片研究发展计划报告”。
册子不是很长。
再加上倪光楠写的时候极其具有条理性,因此雷君很快就看完了。
第一部分写的是的芯片在个人计算机行业中的巨大作用。
紧接着就是银河发展芯片事业的迫切必要性。
事实上对雷君来说,这并不需要有太多说明,毕竟所有计算机从业者,都知道芯片的巨大作用。
不过倪光楠在这部分中强调。
之所以一定要大力发展芯片,不仅仅是为了银河的商业布局,更是为了华夏的科技事业发展。
从商业布局的角度来说。
如果银河自身不具备性能足够的芯片研发与制造工艺,那就很可能会遭遇被卡脖子的风险。
根据华夏发展的过往历史来看。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上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实。
当华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让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中都感受到危机的时候。
他们必然就会动用种种的手段来对华夏企业进行控制。
断绝原料供应,是极其常见的一种空中方式。
如果芯片这种关键物料,无法得到保证,那么银河尽管可以有自己先进的主机板。
但依然无法生产自己的个人计算机。
因此,从商业角度来说,银河研发自己的先进芯片,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过倪光楠对此只是一笔带过。
他说得更多的,芯片研究对华夏科技事业的影响。
一旦美国与其他国家对华夏进行经济上的制裁。
那么,只要银河也能够制造出足够先进的芯片,那就意味着华夏科技行业不会就此溃败。
而是能够拥有一战之力,甚至是有着战而胜之的可能性。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倪光楠非常认真地开始分析,关于银河自行研发芯片的可行性。
芯片研究的关键在于光刻机。
目前华夏并不是没有光刻机,甚至于华夏的芯片研究本来也非常早。
只是在某些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芯片研究。
这才导致了后来的芯片工艺与国际工艺相比,变成了彻底的落后。
可现在落后幅度还不是特别大。
按照倪光楠的研究计划,可以向相关单位购买当前最为先进的光刻机。
甚至于可以在国际上购买光刻机。
当然,这些光刻机肯定是不可能达到最先进水平的,但也不至于太过落后。
倪光楠提议与华夏排名前列的几所高校进行合作。
雷君仔细看了一下他所列出来的这些学校,分别是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国防科大这五所高校。
这五所学校一方面人才资源储备极其丰富。
另一方面,对芯片研究也有着自身的需求,同时它们在这方面也都有累积相关技术沉淀。
不得不说,倪光楠为了进行芯片研发。
确实是下了很大一番苦功,对华夏国内的芯片研究发展情况,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了解。
具体合作方式,就是与这五所学校共同成立“微电子研究所”。
也就是事实上的芯片研究所。
由倪光楠本人出任总负责人,带领着诸多研究专家,将购买来的相关技术消化完毕以后。
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迅速研究。
用一到三年的时间,生产出银河自己的芯片,并且力求让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再用五到十年时间,让华夏芯片达到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同学们,你们也看看倪老总的这份研究报告。”
雷君将小册子看完,对着满怀期待的倪光楠笑了笑,将小册子递给了其他人。
倪光楠眼中的期待愈发浓烈。
很快,所有人都看完了小册子的相关内容,雷君淡淡问道:
“你们认为倪老总的想法具备可行性吗?”
出乎雷君意料的是,第一个举手回答的竟然是陈天龙。
他颇为激动地说道:
“雷总,我认为倪老总的计划非常完美,完全可行。”
陈天龙带着手下八大金刚,到处买地买楼,然后全国开店,已经将眼光练得极其毒辣。
一眼就看出来。
倪光楠的这份报告,在理论上完全可行。
只要在实行过程中,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钱花光前可以产生利润”就行。
但对此时的银河集团来说。
尽管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