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京市·第十一区·编号D16地下管道·【圣巢基地】
端坐于银灰金属触须构筑成的王座之上,林瑞缓缓睁开了眼眸,目光如炬火般璀璨明亮,
距离解决前来探查“异常震动源头”,所谓的异种巡猎队,以及那驾驶着【秃鹫-浮空运载作战机】,不知所谓的支援小组,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
事实上,在林瑞凌空一跃,挥动骨剑斩爆那架作战机后,这件只能称得上是“小插曲”的事件便逐渐迎来了结束的尾声,
新谷大助与安田哲也等人身上所驾驶着的【游骑兵·动力装甲】,
乃至于那架早已在林瑞的攻击下,化作一团爆发出耀眼焰火的废铁的【秃鹫-浮空运载作战机】
这些作为防剿局的附属机关——异种巡猎队的科技产物,对于林瑞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与价值,
准确来说,是林瑞从根本上完全没有瞧得上眼。
比起这些科技含量趋于低劣且无意义的造物,林瑞对【B.I.O殖装核心】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一系列迥异于常规技术路线的“类科技树”,更感兴趣。
而林瑞的猜测大致上也并没有多少差错,【游骑兵·动力装甲】与【秃鹫-浮空运载作战机】也不过是这个世界人类在获取远超于当前时代的科技结晶后,
在极短时间内,所产生的类似“技术爆炸”的附属产物,本质上也仅仅是能源转换效率的略微提升与材料力学上的提升罢了,可谓是“力大砖飞”的典范,
实际上所具备的科研参考价值甚至比不上在林瑞未曾获得【类金属基质蛋白】之前,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灵感所设计出的“血肉装甲”,
至少在人机功效与可操作的灵活性上来说,林瑞最初的设计都远超于此。
而那台装载着光学隐身的【秃鹫-浮空运载作战机】,在林瑞眼中也不过是会飞在天上的“活靶子”罢了,
若不是会进行光学隐身,以及距离限制,怕不是只有一身蛮力的尾田俊雄便能够花费一些时间将其击落,局限性太高,缺乏灵活敏捷的基础设计。
视线回转至【圣巢基地】内,此刻的林瑞刚刚结束完对【MARK-1“Prototype(原型)”】的略微调整,
不得不说,对于在本就结构精密,堪称巧夺天工的血肉装甲设计基础上,注以强度更为坚实且可塑性更高的【类金属基质蛋白】后,
仅仅是作为原型机的【MARK-1】所展现出的性能,便足以令林瑞感受到满意与认可。
纯粹的血肉依旧存在着局限性与弊端,但【类金属基质蛋白】几乎已经填补了这一短板,
林瑞相信,在他的手中,这必将塑造出更为完善且强大的科技之路,在追求永恒真理的过程中,提供相当巨大的助力。
缓缓从由银灰色的金属触须交织缠绕形成的王座上站起,
林瑞迈步走出,金属王座之下是一层层阶梯,
但还未等到足底触及至阶梯,光洁明亮,灰白质感的阶梯便宛若活体生命般蠕动,缝隙流转,一团金属流体从缝隙间延伸,
最终完美地贴合在林瑞的脚底,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了一面圆盘状的“金属基座”。
伫立与“金属基座”之上,林瑞目光淡然,他的意志早已化作成神经信号通过后颈的侵入式链接腔管,
传递至【圣巢基地】这个庞然大物的核心——【魔脑立方】之中,
仿佛自己手足的延伸,肆意调动着基地内部结构的简单变化,
当然,考虑到处于地下空间内的基地的稳定性与正在不断拓展与钻探的触须,林瑞并不会做出一些极为庞大的调动与毫无意义的复杂指令。
调动触须化作金属圆盘状的基座,为的也只不过是更高效率地移动方式,
毕竟在日以夜继,无数小型盾构机般的金属触须与魔法的伟力之下,【圣巢基地】的面积以至于体积都正以一个堪称迅捷的速度扩张着。
承载着林瑞的金属圆盘基座很快便服从着来自林瑞的意志,
前方的金属管道两侧也随之延伸出狭长的矩形阵列,细密的电弧闪烁着,
下一刻,闪瞬即逝的嗡鸣声划过,连同伫立在金属圆盘上的林瑞也随之消失了踪影,只能隐约捕捉到些许残影。
若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普通人类,或许在这庞大且骤然增加的加速度下早已化作成一滩镶嵌在管道内壁之中的肉泥,
可经过强化,早已脱离传统人类范畴的林瑞和尾田俊雄又怎会需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