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准备出栏。
听完马小白的介绍,李公公不禁蹙眉,“短短三个月,这些猪能长到一百斤重?”
“没错,小人不敢欺瞒公公。”马小白连忙回应,“上次从少东家开始培育斑纹猪,到举行全猪宴,整整九十日,从小猪仔到一百斤重的成猪,最大的甚至接近二百斤。”在这个时代,寻常人家养的猪通常在几十斤至百斤之间,便会送往屠夫处。
因为继续饲养,肉质会变硬,且消耗饲料过多,成本反而会上升,不合算。这正是斑纹猪的奇妙之处。马小白没提及猪仔的神奇蜕变过程,毕竟那是陆家的商业秘密。
李公公听完半信半疑。他虽侍奉皇室,久居宫廷,但在入宫前,他曾游历过大顺的许多地方。关于养猪,他曾从江湖朋友那里听说过。按大顺百姓的常规饲养方法,至少需要一年,或七八个月才能育出成猪。况且,能长到一百斤乃至接近两百斤的猪并不多见。而且,普通饲养的猪常带有浓厚的腥臊气味,即使宰杀后也是如此。
然而,这里的环境却异常洁净,即便靠近斑纹猪,也毫无异味。李公公微微点头,在马小白的陪同下离开了。他没有多看,也没多问,但心中已有定论。
“老马,记得你的农场还有几只成年的斑纹猪吧!”柴景云看向马小白,开口道。
“是的,还有几头,少东家说要等到陆家酒楼开业时使用。”马小白点点头。
柴景云闻言欣喜,“快,宰一头款待李公公。”
“二公子,我该怎样告知我家少东家呢?您与他说过了吗?”马小白露出为难之色。
“怎么了,我和北羽的关系你不清楚吗?”柴景云立刻不悦,“宰一头他的猪,他会不乐意?”
马小白闻言,脸上流露出惊诧之色,急忙辩解:“二公子,您可能误解了!屠猪对我来说并不困难,但要制作那全猪宴,唯有我们少爷亲自动手,才能成就佳肴。”
“竟有此事?你说你们少爷还会亲自烹饪?”李太监闻言,惊讶之情更甚。
自从张肃刑呈上奏章,为陆北羽请求建立私人军队以来,似乎顺帝对这位青年将领真正产生了兴趣。
身为臣子的李太监,自然早就密切留意着一切动态。
特别是,他曾是长公主身边的侍从,而陆北羽又被人们与长公主联系在一起,这使他对陆北羽的举动更加留心。
上次前往凌霄城宣旨时,他还曾替江舒影和陆北羽传递过信件。
那时起,他对这位少年的才华便充满了好奇。
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篇,能道出那二十二字的神秘真言,能酿出如此醇厚的烈酒,这些都不是寻常人所能及的。
李太监始终认为,陆北羽是个杰出的人物。
特别是,他竟然献计助chaijing云收服月亮岛,平息单凤山之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智慧。
赵太监认为,此人简直就是个全才。
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顺帝也认为他是个全才。
可惜,顺帝对他似乎仍有疑虑。
二十多年前的往事,李太监也是清楚的。
他觉得,依照顺帝的性格,那些旧事不至于耿耿于怀这么久。
他更倾向于相信,顺帝会认为陆北羽尚年轻,需要更多观察与历练。
就像顺帝对chaijing云寄予厚望一样。
尽管看重,却没有给予实质性的支持。
反而将许多棘手的事务交由他处理……
此次陈相出面,顺帝改变了主意,赐封陆北羽为男爵,并赐予两道圣旨。
尽管圣旨仅提及单凤山金矿的分配问题,但足以看出顺帝对他们的重视。
单凤山的金矿原属铸币司,如今收归王室所有。
而归属皇宫,则成为皇家的私产,意义截然不同。
李太监察觉到,顺帝近年来似乎在提拔众多年轻人,
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年轻人。
无疑,他内心已有了某种计划。
不远的未来,朝廷格局可能会发生巨大变革。
尽管身为宦官,李太监不便参与朝政讨论,
但他善于观察,深思熟虑,只是从不直言。
有时,他还能悄然无声地为顺帝办成一些事情。
这也是顺帝多年来始终信任他的原因。
这次顺帝派他前往景州宣旨,尽管未明言,但李太监已揣测到其用意。
因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