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手抓,不仅能击断牤牛的脊骨,还能撕扯树皮,抓碎页岩石。
每当他生气时,两眼激凸的很像要啄肉裂皮的恨乎。
据说他的性格霹雳火闪,谁要得罪了他,马上报复就到。关于他的躁脾气,土匪们流传出来的:
他喜欢人家称呼他扫天荡地“猛恨乎”,每当人们这样称呼他,他总是坐在聚义堂的大虎皮椅子上,很受用的大腿放在二腿上。
很受用的眯缝着眼睛,头一点一点的。这还不算,迷信的胡三,在黑风山顶作为议事堂的山洞口,很传神的用石刻着一只大恨虎。
胡三之所以爱恨乎这个名号,是因为这一带的人对恨乎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这东西,不仅两爪有力,抓的起山羊、狼、鹿,暴怒时连牛犊也能抓上天空,松爪把它们摔成肉酱。它的报复性还极强,迅如闪电的袭击,防不胜防。
当土匪吗,让人听了名,就吓的孩子不敢夜哭,他的威风就有了一大半。
据说古代就有急性子的记载:刘子光带兵出征,途中渴急,却找不到水。在山南膀看见一个石人。急忙上去问:哪里有水?石头人不回答,他拔剑就要砍掉石人的头。
王闳坐船想渡过钱塘江,遭遇大风。波浪翻滚,樯橹摇晃,船几乎倾覆。他大怒,拔剑砍水,嘴里大骂伍子胥……
恨乎胡三的性子,更是急躁的可笑。
据说胡三生的威武雄壮,加上连鬓的刺猬毛迸张的长须,加上性急耗好发脾气,让人不敢仰视。一次去旁边的山寨师兄弟处喝酒,对方的老大让马仔给他敬酒,连催几次,马仔都没举杯。大当家的抱怨,为什么不给师伯敬酒?马仔呐呐的说:胡寨主满脸都是毛烘烘的胡子,我不知道他的嘴在哪里?胡三一听极为生气,把胡须一掀喝道:这不是嘴,难道是你娘的x?
二兰子怕土匪恨乎,也怕天上的凶禽恨乎。
她怕恨乎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那时她才七八岁,跟庄上的几个孩子,戴着席荚子,挽着裤腿,去山上拾地蕨皮。
久阴才放晴的天特别的明艳,拨开绿绿的树条草棵,踏着青青的苔藓,拾着翠生生的地蕨皮,孩子们滋得又唱又跳。不知谁的眼尖,看!那里有个很乎!
碧蓝碧蓝的天空上有个小黑点直直的坠落了过来。哎呦!它爪里抱块石头! 孩子们惊叫着,四散着向树林里逃去。
这恨乎两爪能抓起几十斤重的羊,能抓起比擀面杖高的小孩。前几天听人说王大爷家的小屙在山上逮了只小恨乎,这不它的爹娘报复来了。
二兰子她娘昨个夜里闹牙疼,弄得二兰子一夜没大合眼,拾地蕨皮头还晕乎乎的,等到阴影罩在身上时,才被伙伴们的喊叫惊醒。本能的往前一蹿,恨乎丢下的石头已把地上砸了个大坑。
见石头没砸到二兰子,恨乎打了个踅,很快飞了回来。
被刚才发生的事吓愣了的二兰子,呆呆的看着头上的黑影,不知这只恶禽要干什么。
恨乎大旋加小旋,在她头上稍一停顿,箭一样的俯冲下来。两只爪子直往二兰子眼睛抓来。吓得二兰子吓得一声惨叫,连忙低下头。两肩一疼,两只脚就离了地,眼见的离地越来越高。二兰子心里明白了,恨乎这是要把她摔死!
二兰子没人腔的惨叫着,连泪水都没来得及滚落,她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完了。
就在二兰子十分危急的时候,就听到声清脆的男童喝声:畜生,还不放下人来!
声到石块到,准准的打在恨乎的喙边。恨乎一疼,虽然没松开爪子,高度猛然降了下来。此时,就见一个不大的身影,从山崖上跳下,珍重而又稳稳当当的坐在恨乎的背上,抡起不大拳头就向合乎头上砸下来。
恨乎的力气毕竟有限,两个孩子的重量,它已经负荷不起。何况头还被打的昏昏沉沉,不由的急剧地面坠去。男孩似乎早已料到有此结果,为怕恨乎伸开爪子摔坏女孩,忙中偷闲,在捶打恨乎的同时,一把拉住女孩的手。
将她横放在恨乎背上,临近地面的时候,恨乎也怕摔死,拼命的扇动着巨大的翅膀。激得地面砂石飞溅,草木倒伏,竟然只是摔个半死。
当二兰子惊魂归位,清醒过来,看着眼前站着的小哥哥,眼泪才知道流了下来。
少年就是来姥娘家走亲戚的黄石中。他当时十二岁,并没有练成什么高深的武功,只是在家练过入门的武术基本功,和长拳的套路。好在放牛的孩子,都好用扔石块,约束指挥牛群。不经意间,他竟练出了扔石块,砸什么百分百中的本领,而且力度拿捏的恰到好处。没想到,这个技能,就能就赢下美丽的二兰子的心。
二兰子从小就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