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该拜的年也不能免俗。
赵正康和任光远,把平时关系不错的领导家里走了一趟。
接下来的几天,两家人可是忙活的够呛。
虽然之前也把很多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可破家值万贯,细小的东西收起来,真是越收拾越多。
赵家还好一些,大件的家具都是租赁的。
唯一麻烦的,就是小承衍的那间乐园。
那里面铺了那么大张的地革,老两口可舍不得扔下。
但赵正康知道这东西不能外露,只能找借口说他来收拾。
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等到新家之后,如果空间允许,也还是要准备这样一间屋子的。
到时如果弄新的,两位老人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李梦琪只好让赵正康想办法,把公婆给支出去,这样才方便她把东西收回空间里。
到时等老两口回来,就说是包好收起来了。
为了家和万事兴,还真的是要多费一些心思的。
其他东西真的没有太多,除了一些瓶瓶罐罐的腌制品,是真的不好拿被舍下了。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会浪费掉,而是被送到了食堂里。
唯一让赵兴德舍不得的,就是后院他第一次尝试着种植的冬小麦。
虽然也把地里的产出送给了食堂,可赵兴德还是找了个相熟的人,让他等麦子成熟后给他寄封信,把产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写的清楚一些。
到底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走到哪都离不开地里的庄稼。
部队里给出的卡车,由苏强和吴军押车,再加上一个司机。
三个人换着班的开,也不会太累。
李梦琪私下里给了苏强一百块钱,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舍不得吃舍不睡,千万要以安全为主。
虽然卡车上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任光远家的,可李梦琪也不能让苏强搭钱跑这一趟。
其实当初吴军是没有被选上的,可这小子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在任光远家里哭。
实在把任光远给烦的够呛,只得答应他去问问赵正康,不然都差点抱着任光远的大腿不起来了。
赵正康倒是琢磨了一番,吴军跟苏强的情况差不多,平时都是为了给他们俩跑腿而耽误了训练。
这回他们跟着倒也无妨,左右大家都一起训练,暂时也没有什么琐事要处理。
如果最后的成绩实在太差,大不了还继续当他们的警卫员就是了。
赵、任两家老少,一起坐上了开往京市的火车。
还真多亏了他们人多,不然这老的老、小的小、再加上个生活快不能自理的孕妇,还真的挺麻烦的。
两位老人主管大孙子的吃喝拉撒,两个爸主管两淘小子,马书文主打一个陪聊陪吃不陪睡。
此时,小姐俩也正聊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妹子,你知不知道,那边家属院附近有没有学校?”
这事李梦琪还真知道,她特意让赵正康打听的。
“有的有的,咱们住的地方离城镇有差不多二十分钟的路程,城镇上的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
马书文听到确定的答案,心里才真的放下了心。
他们大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将就。
可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住的差的都能克服。
但要是没有上学的地方,那真的是件让人不太愉快的事情。
“吁,这就好,远的就远的,总比没的上强。”
李梦琪也是做了妈妈的人,如何能不理解书文姐的心情。
抓着马书文的手,语带安慰,“书文姐,你别担心,我听赵正康说过,部队会给解决班车的问题,事关孩子们的未来,可不是小事。”
马书文非常赞成的点头,“好好好,这样好,我寻思着,肯定也不是光咱们有孩子,以免到时闹起来不好看。”
李梦琪失笑,转而就摇了摇头。
书文姐还真是的,到了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她的工作性质。
赵正康私下里也跟她说过,到时家属院的妇女主任还得让书文姐干起来。
这是她做熟了的,经验丰富不说,跟过去的人基本上都跟马书文打过交道。
新的环境,肯定避免不了一些鸡飞狗跳。
到那时,有马书文出马,大事也能化小,小事能化了当然是最好的。
时间过的很快,还没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