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六零,当炮灰亲妈觉醒后 > 第191章 还不如生一块叉烧

第191章 还不如生一块叉烧

顾梨也知道家里对她怎么样,刚才那也是气急了,说的是气话。

不过吴三凤铁了心要回去,顾梨也拦不住,只能让婆婆来了。

这一家子鸡飞狗跳,苏荷这边却是和谐的很。

长意长安过年没回去,就去他们三舅舅家过年了。

冯家别墅还回来了,有的是房间住,冯父冯母也在过年前回来了。

他们很是感慨,刚下放那会儿,他们期盼着回去,期盼着能重新查明。

可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一年又过了一年,十年过去了,依旧没动静,他们以为他们这一辈子就待在乡下了。

没想到还能有回来的一天,67年下乡的,79年冬天回来的。

整整十二年。

好在轻舟已过万重山,往后的日子都是好的。

冯父冯母对长意长安可以说比两个亲孙子还熟悉了,俩孙子,这十二年时间,大的,就见了一回,三岁时候,小的压根没见过,就看了照片。

而长意长安,说天天见有点过了,但是在一个村,俩孩子隔几天往他们家送东西,所以就很熟悉了。

冯书凝看着父母跟小姑子家俩孩子那么熟悉,就知道她爸妈在乡下过得不差。

他们八人年夜饭是在家里吃的,冯父冯母炖了带过来的土鸡,这十二年时间内,他们对养鸡放牛养牛了如指掌。

还有种菜。

冯母就说,“等开春,把咱们别墅前后院给拾掇出来,我给种上菜,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种菜。”

他们家别墅前后院以前是种花的。

冯父,“行,到时候我给你拾掇出来。”

听的冯书凝心里不是滋味,她道,“你们俩都这年纪了,折腾啥,歇着吧,那菜菜市场有的是。”

冯母不赞同,“那自家种的跟菜市场的能一样吗?”

她就觉得自家种的好吃。

“我还想养点小鸡呢,不过咱们院子太小,没地。”

冯书凝,“爸妈你们要不回学校上课吧。”

冯父,“我跟你妈都什么年纪了还去上课?不去了,我们退休了。”

冯母,“可不是,我就想种种菜,别的啥也不想干。”

他们两口子累了,以后的日子就跟那些大爷大妈一样,没事种种菜溜达溜达,至于再回学校教书什么的.....唉,他们教了二十来年书,该休息了。

冯书凝也是怕他们无聊了,才会提。

“行,你们不想去就不去了,年后我公婆还有顾伯父伯母他们就过来了,到时候你们一起溜达。”

冯父,“这倒是行,我跟你公爹还有你顾伯父他们一起钓鱼去。”

那俩人天天钓鱼,向阳村村书记大队长对他们两口子很宽厚,不需要每天放牛。

因此他也跟着他们俩去钓过,很有意思。

苏荷这边也在吃年夜饭。

一大桌子。

因为年后就要走了,这几天做饭顾母没省着,天天吃白面要么是白米饭,菜更是。

一顿一只鸡,一天两顿都是炖鸡肉。

饶是苏荷这个爱吃鸡肉的都有点腻了。

于是在年夜饭这天,改变了做法,做了个辣子鸡,还挺好吃的。

顾建华提议,“这菜做起来也不难,可以加到咱们馅饼店菜单里。”

顾母,“加呗,小荷炒的这个回锅肉也不错,也可以加进去。”

“还有宫保鸡丁,梅菜扣肉。”苏荷说。

这四个菜都是川菜,味道都非常好吃。

“不过咱们馅饼店,主打馅饼,热菜有十几道就够了。”

顾建华就算了一下,“目前有啥?咱爸拿手的红烧排骨,干炸丸子,麻辣豆腐,尖椒干豆腐,京酱肉丝,香辣肉丝,烧茄子,红烧带鱼,干炸带鱼,土豆丝,还有刚才说的四个。”

“这些都是热菜,凉菜目前就想到了一个拍黄瓜,凉拌木耳,花生米。”

顾父听着,“这些就够了,要多少菜。”

顾母也赞同,“太复杂的我们也不会,整点简单的就行。”

自从儿子儿媳说了让他们当厨师老板的想法后,他们两口子心态都不同了。

开餐馆得考虑菜品,冬天没有青菜,夏天菜放久了怕坏了,比如干豆腐,当天买回来就得当天吃完,第二天吃就有味儿了。

“行,爸妈你们看着来。”

“不过周日时候,我也可以去店里帮忙炒个菜啥的。”

顾建华同志对做菜还是有点兴趣的,尤其是给人做菜,他觉得他有当厨师的天赋。

年夜饭主食不是馅饼,包了饺子,前几天吃馅饼吃的有点不想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