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太子妃那般首先得到了消息,李家大房容不得弟弟遗孀,将人从尚书府赶了出去,只分了一间城外的屋子和一个已经破败不堪的铺子。
当然,这其中有李常茹的人推波助澜,仅一日,李家三房被大房欺压的消息就被传了出去,听说就连御史台那边,都在忙着写参李尚书的奏则。
太子妃:" 秋仪"
太子妃:" 本宫是不是看错人了?"
秋仪:" 娘娘,这也不能怪您,毕竟人心隔肚皮,有些人面上乖巧懂事,可私下里是什么模样,我们还真不知晓。"
太子妃:" 你说的有道理!"
秋仪:" 奴婢还听说,李家三房的母子被二房嫡长女接了去,还请了大夫去医治。"
太子妃:" 二房的嫡长女?"
太子妃:" 那是谁?"
秋仪:" 应该就是长公主殿下所说的那位常茹姑娘了。"
太子妃:" 她倒是有心了,没有第一时间落井下石。"
太子妃:" 秋仪",让浚儿过来一趟
秋仪:" 是"
拓跋浚正在想着要不要再去见一见常喜,毕竟他再过几日又要出门远游了,每次历练,皇爷爷都要布置任务给他,说好的游玩变成了考察各地官员……不过,一路上走走停停欣赏风景也是好的。
秋仪:" 殿下"
拓跋浚:" 秋仪姑姑"
秋仪:" 殿下",娘娘唤您过去。
拓跋浚:" 好"
拓跋浚来到太子妃处,太子妃难得没有提及李长乐,她还以为母妃转性子了,原来是有缘由啊!
拓跋浚:" 母妃"
太子妃:" 浚儿,以前是为娘的错了,日后和那李长乐就别来往了。"
拓跋浚:" 母妃",你没事吧?
太子妃:" 臭小子,说什么呢?"
太子妃气不打一处来,这小子居然怀疑自己说错话了?
太子妃:" 母妃说的话,你可要放在心上!"
拓跋浚:" 是,儿臣遵命!"
太子妃:" 马上就要出远门了,浚儿啊,母妃恩准你今日可以出门去和一些重要的朋友告个别……"
太子妃旁敲侧击的想要探听儿子的口风,她委实是想知道那姑娘究竟是谁。
拓跋浚:" 母妃",您今日怎么怪怪的?
太子妃:" 臭小子!"
太子妃:" 气的本宫头疼,出去吧!出去吧!"
太子妃一计不成生二计,想着把他赶出去,随后派人去跟踪,届时不就知道是谁了吗?
秋仪打断了拓跋浚关切的目光,及时将他推了出去。拓跋浚想着李常喜,便带着食谱和礼物去了李府。
李府
得知拓跋浚来的消息,李常茹和温氏对视一眼,直接将李常喜推了出去,温氏要同周雪梅说话,李常茹要顾着店铺的生意,再有一段日子她就要进宫给九公主做伴读了,想来生意得落一段日子了,她得提前将事情都安排好才放心。
拓跋浚将拜礼送到管家手中,便带着李常喜出了府,转而来到宝膳堂里,他临走前让店里的大师傅做了他食谱上记录的美食,就当是给他的临别宴了。
拓跋浚:" 常喜,这是我食谱上的美食,我挑了几样,让店里的大师傅做给你吃,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听到拓跋浚这么说,李常喜便夹了些鸡肉放到口中,果然是美食,太好吃了。
拓跋浚:" 好"吃吗?
李常喜:" 好吃好吃"
李常喜一脸满足的笑意,拓跋浚有些不舍。
拓跋浚:" 过几日,我就要离开平城一段时间了。"
李常喜嘴里还咀嚼着肉,口齿不清的询问。
李常喜:" 你去哪儿?"
拓跋浚:" 我要出去游历河山"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李常喜也很喜欢拓跋浚这个饭搭子,他每次都忘记带食谱过来蹭吃蹭喝,问他什么时候送她,只说下次……这高阳王殿下的记性可真是不好。
李常喜:"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拓跋浚:" 说不定一年,也说不定两年,也有可能是三年!"
李常喜:" 那……祝殿下一路顺风,顺便在路上记录美食。"
拓跋浚:" 好"
拓跋浚:" 这本食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