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宫后就看到护法天神压着大公主回天,在看到清宁时,大公主如同见到救命稻草一般跪在清宁面前。
大公主:" 巧嘴,哦,不,清宁神君,看在凡间时大姐在家时对你的关照,你可不可以同父皇求求情~"
护法神刚要开口,就看到清宁好像不一样了,连忙改口。
万能人物:" 护法神:清宁上仙,玉帝有旨,压大公主回天。"
大公主:" 上仙?"
大公主也不是第一天在天上,自然知道护法神所说的,张巧嘴居然成了上仙?那个贱丫头也配?她不过张家捡回来的野丫头,怎么能和母后平起平坐,母后如今也才上仙之身,她凭什么?
清宁永远也记得她被张家的女儿掌掴的那天,如今风水轮流转,到了她求自己的时候了,关照?呵!既然如此,那大姐,我就关照关照你……
清宁(张巧嘴):" 大姐放心,清宁知道,清宁会替大姐求情的。"
清宁率先进了大殿就看到王母在求情,玉帝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他向来秉公执法,绝不会有一丝偏袒,凡界如此,天上亦是如此。
当初为了七女的事情,若不是王母的步步紧逼,他也不会偏袒七女。
清宁(张巧嘴):" 拜见玉帝"
玉皇大帝(张百忍):" 清宁,你这是飞升了?"
玉皇大帝(张百忍):" 哈哈哈哈哈"
玉皇大帝(张百忍):" 好啊"
玉皇大帝(张百忍):" 王母,孩子们都比你修行的快,你是女仙之首,日后也应该勤加修行。"
王母神色变了变,不再说话了。
玉皇大帝(张百忍):" 今日,你怎么来了?"
清宁(张巧嘴):" 刚刚见了护法神和大姐,清宁很是不忍大姐受这样的苦楚。"
玉皇大帝(张百忍):" 大公主私下凡间,还与凡人有了孽障,罪不可赦!"
听到清宁是为了替大女求情,王母忍下心中的不快,没有出声。
清宁(张巧嘴):" 在凡间时,大姐恭谨贤良,这些都是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她定然不会做这样违背您意愿的事情。"
玉帝沉思了一会儿,看了看身边的王母,想到自己的大女儿这些年的变化,曾经的她也曾恭谨贤良,可自从书院归来,让王母养了段时间后,她好像不是那个自己引以为傲的大丫头了,她变得冷心冷情,在巧嘴被掌掴时,她能做到那样的冷漠时,也许从那时起,他们父女二人渐行渐远了……他时常在想若是巧嘴是他的女儿就好了,如今她能以德报怨,这是他的那些女儿们没有的……
清宁知道,她的话起了作用,离间父女关系这招还是王母在前世时所教,她告诉自己不要总是在玉帝面前晃,她不过是一个婢女罢了,说好听点只是义女,她是他们张家捡回来的女儿,一辈子都不要嚣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清宁(张巧嘴):" 大姐如今只怕是受了某些人的蛊惑罢了,人间的凡人自然没有这样的能力,只是那些凡人终究是粗鄙,不若将大姐所生的孽障交由清宁,清宁自会给他寻个好去处,至于那个凡人,他到底是个凡人,神爱世人,反正他生老病死不过一场空,下辈子也不会记得这辈子的事情,不若就将他放了便是。"
玉皇大帝(张百忍):" 你说的有理"
清宁(张巧嘴):" 至于大姐,她到底是犯了天条天规,削去她的神职,思过两千年以示惩戒便是。"
玉皇大帝(张百忍):" 就照你说的办!"
玉皇大帝(张百忍):" 来人,将孩子给清宁上仙。"
王母:" 不可"
玉皇大帝(张百忍):" 谁若求情,一同处罚!"
这话摆明是对王母说的,清宁抱着孩子去见了大公主一面,一众仙女纷纷指责她的不是,更有甚者指责她的孩子,还要帮她将孩子和他的父亲悄悄的处理了,这样她的处境也会好一些,大公主如同坠入寒窟,身子也摇摇欲坠,神情也有些恍惚。
万能人物:" 玉帝有旨,大仙女触犯天条,削去神职,思过一千年,以示惩戒!"
七仙女:" 怎么会这样?"
七仙女:" 难道母后没有去求情吗?"
七仙女:" 大姐,你放心我们这就去把那个孽障杀了,保下你!"
大公主:" 七妹!"
大公主:" 不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