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道两侧种着树。
左右各是监牢、膳馆、三班衙役的差房等等。
不过他们先不去差房,而是径直穿过仪门,来到六房所在之地。
“赵捕头,今儿气色不错啊?”
“那可不?今儿个我带了兄弟过来,认识一下,李浔!以后就是我亲兄弟了!”
“赵哥,什么时候带兄弟们去快活一下?”
“下次一定!”
一路走过去,赵捕头基本上都认识,看样子关系都不错。
在介绍李浔的时候,也是颇为得意,看来是真把李浔放在心上了。
无论如何,这让自觉是无根浮萍的李浔有了一丝安慰。
不多时,赵捕头带着李浔进入吏房之中。
这岐州城西府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管着岐州城西上万户人家,还有城西外的很多地区,内设六房:吏户礼兵刑工!
人员调动增减、调动,要全在吏房登记。
“张攒点,昨日跟你说的人我带来了,还请张攒点登记一下,好让我带他出去办事!”
赵捕头一进去,就对着坐在门口桌案上正襟危坐的中年男子抱拳。
“赵捕头,我已经恭候多时了!”
张攒点起身相迎。
吏房领头的是典史,而攒点属于典史的副手,平时有什么重要事宜,几乎都是这位张攒点代办的。
像张攒点这样的人,地位实际上是比赵捕头要高,但奈何赵捕头后面有人,就算是他也要给赵捕头几分薄面!
“可会写字?”
张攒点笑着问赵捕头旁边的李浔。
“会!”
李浔微微颔首。
“你还会写字啊?”
听到这话,赵捕头双眼圆睁,一脸的不可置信。
果然,洵哥儿就不像是一般人!
他赵大宝果然是慧眼识人!
“以前父母在时,一直让我在私塾里读了些书。”
李浔笑着回应,随即拿过笔开始登记。
基本上是出身籍贯等等问题,因为他是逃难过来,所以没有路引,只能登记,等到时候去原籍查看,就能找到详细信息。
“唉,赵捕头,你这请来的人可不得了啊!这手小楷,当真是漂亮!”
张攒点本来也没将李浔当回事儿。
没想到李浔出手,那一手小楷也是工整漂亮至极,让他都有些自叹不如。
“那是当然,也不看我是什么人?”
听到有人夸自己带来的人,赵捕头相当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