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一轮圆月,地上大观园的沁芳溪中却映照出了多个月亮。
一轮圆月,却照下多个月影。像是一个云瑶公主,却要多个建筑陪衬。也像是一个贾玺,却要数个美人相伴。
一轮朗月在星光熠熠的夜空中撒下无数银辉,照在大观园中数栋建筑上,也照在正从园外逶迤而来的一众美人身上。
她们花枝招展,彩袖翻飞,妖妖娆娆,一步步行来步摇颤三颤,宛如雪峰的抖动。
园内灯火辉煌,彩带纷飞如花似锦,五彩斑斓的灯笼挂满了枝头、游廊、水畔,它们随风摇曳,散发着淡红的光芒。光芒照在纤巧妖娆的一众美人身上,更增添了她们的妩媚。
在大观楼南面,一座精美的彩灯上绘制着各种神话传说和花鸟图案,栩栩如生。
众美人在女官的带领下,进入大观楼,来到顾恩思义殿。
现今的顾恩思义殿早已不是数日前的景象,而是摆满了香桌木椅,桌上早已备下笔墨纸砚,大殿两侧又各挂了一排彩灯。
云瑶公主从东侧的卧房中出来,身侧陪侍着碧萝郡主和翠云女官。两人扶着云瑶公主在北面宝座上落座。
云瑶公主穿着红色绣金色鸾凤锦裘,她面若桃花,樱唇鲜艳红润,转动水润明眸,将大殿内景象全部收入眼帘,红唇轻启,樱颗微露,向翠云传出清脆的嗓音:“美人可都到了?”
“回公主的话,美人已在殿外的月台等候,就等公主宣召了。”
“宣美人进殿。”
“是。”翠云恭敬地应下,向殿外喊道:“宣美人进殿。”
她喊过之后,从殿内到殿外,依次还有侍女、婆子传话。
片刻后,就见有两个拿着灯笼的侍女领头,中间跟着一排美人走进殿来。
仔细看去,就见前面有几个贾玺不认得的美人。
之后依次是身穿白色狐裘的林黛玉、身穿淡黄色袄裙的薛宝钗、身穿淡红色袄裙的贾元春、身穿红色袄裙的贾迎春贾探春,还有一个穿绿色衣裙的贾惜春。
再之后,则是身穿粉色衣衫的尤二姐和尤三姐。
她们依次行到大殿中央站立,一同朝拜了云瑶公主。云瑶公主令侍女安排他们一一入座。
全部坐定,云瑶公主逡巡众人,说了一番举办诗会的话,就令侍女将今日的诗会题目给她们送去,并说:“这些诗歌的题目都是园中建筑而来,你们可以就此作诗,既是作诗,也是写园中这些建筑。
“你们不用着急作诗,先到后面的花灯处猜了灯谜,猜中多着,可以自选题目。”
众美人点头应下,转过头去猜灯谜。
还没等她们猜出结果来,就听殿外传来一道侍女的喊声:“驸马爷到了。”
话音落,贾玺就迈步进入大殿,众美人纷纷行礼。
贾玺余光瞥过众美人,给公主行了礼,就向大殿北面而去,在御阶上的东侧桌椅后落座。众美人这才转身继续猜灯谜。
看众美人纷纷转身去了,贾玺也不好打搅她们,就转头看向云瑶公主与她谈话。云瑶公主却不想跟他交谈,瞥了他一眼,并不理会。
时间倏忽而逝,很快所有灯谜都猜完了,众人依据自己所猜对的灯笼数,从大到小依次选了想写的建筑。
她们落座后,就笔走龙蛇,很快就有人写好了诗,停笔等候。又过了片刻,宝钗黛玉等人也都做好了诗,侍女将诗取来给公主和贾玺看。
纸张铺展开来,在桌面上一字排开,云瑶公主一一看过。贾玺也起身来到公主身后,随着她的目光查看。
只见上面第一张就是薛宝钗的诗,写道是:“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遍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紧接着就是第二张林黛玉的诗,写道是:“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再看第三张迎春的诗:“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景,游来宁不畅神思?”
第四张是探春的诗,写道是:“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有光辉。”
又将剩下的诗看完,云瑶就在心中暗暗赞叹:还是林薛两家姑娘技艺更高一筹。
贾玺也在心里评价:“这些美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果然做出的诗也全然不同,都很能体现她们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