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江书院 > 36 苏州协定与西京

36 苏州协定与西京

都迁入新都。旧都只是一个故称,全是为着保存些旧时京城百姓体面罢了。

便是炎国,百余年来,常在长安与洛阳两都之间迁移往返。也是朝廷百官、内外机构一并随帝驾迁移。

但在大晟,却是以金陵为留都,分别成立东都六部与西京六部,两地分设了两套几乎一模一样的官僚机构。

除了人们熟悉的六部之外,还有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也都保留了下来。

除了那张龙椅上,没有像西京一样,坐着一位皇帝外,俨然一派小朝廷的气象。

且这东都的六部,也全然不是陪衬,是有极大实权的。是真正分掌着东直隶、浙江、闽、赣、粤各省的人事、刑名、军事、财赋。

作为留都,其最高权力机关是由守备,内守备,参赞机务等组成的守备厅会议。东都的兵部尚书一般兼任参赞机务,位居六部之首。而这首任的东都兵部尚书,便是太祖皇帝嫡长子。

此后,大晟历代,但凡君王在位,储君长成。几乎都会以储君为东都守备,并兼东都兵部,驻金陵城中,实掌帝国东部事宜。而以南院商盟首席,或是南院荐举的士绅、官佐,居内守备,襄助政事。

若是储君年幼。东都守备,也大多是皇室宗亲。再不济,也一定是家眷俱在西京,极有手腕,却为帝君心腹的股肱之臣。

太宗武皇帝,掌朝五十余载,将近一甲子之数,方才宾天仙去。

太宗皇帝临行之际,终是舍弃了成都近郊的万年吉壌。

他对群臣说到,晚年来,总是梦见太祖皇帝,言传身教,依旧眼前。每每深夜梦回,常寤寐难眠。情深意切之际,更是涕泪不止。

若是留葬西京,便要与兄长东西相违。骨肉分离,所不忍也。

便将那太祖皇陵所在的金陵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一片,又扩了一大圈,圈为皇家陵寝。最终与兄太祖姬斻相伴长眠。

也便是如此,原本留都那冗杂官衙之外,核心的金陵城中。又多出了一个由西京皇帝直管的,专职护卫与祭奠太祖、太宗皇帝陵寝的东陵卫来了。

自此,大晟两京格局已成。一东一西,两套完备的机构,各掌着半壁江山。地方上,则又藩王分封与郡县并存,极是复杂。

但不管如何,这个一开始便磕磕绊绊的帝国,终于突出了江南商团的重围,在四面环山的巴蜀平原中,获得了新的生机。

自太宗往后,历代大晟帝国的帝君们。既有过雄才大略的英主,也出现过愚顽不肖的昏君,但更多都是中人之姿的平庸之辈。

或许是天佑大晟,他们也都还算得上是恪尽职守。将祖宗的基业,陆续完整的承继了下来。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她自己的选择。在这个选择里,这个古老文明,不再有了迷幻昏沉的两晋,也失去了气象高迈的盛唐。

但它们,还会像三国、像苏轼那样,在不经意间,还突然的跳出来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