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朦胧,江南水乡自古多丝雨,又是临近深秋,气温低的很。
正在洗漱,心里抱怨着周世显,想着穿越而来已经好些天没有认真刷过牙齿了。
每天都是茶水漱口,青盐擦牙。
牙刷在晚唐已经出现了,但在北宋却并不流行,真正流行是到南宋。
周世显想着如果能在这时代普及的话,历史的进程将时间提前一百年。
如每日清晨一般,洗漱完成后,便围着城墙外护城河跑上一圈。
古代城池并不大,一圈下来也就一个多时辰。
跟前世相比运动量还是比较小的。但欲速则不达,以目前的身体不宜做剧烈运动,反而负荷不起。
一段时日坚持下来,如今小有成果。不会因跑动而气息不顺,也不因举重物而天旋地转。
又是跑到大汗淋漓。望着苏醒的城池,看着民房村居炊烟升起,遇到出门劳作的农夫。
周世显突然间,有种想感谢神佛的念头。
没有将自己穿越到兵荒马乱的乱世,也不是异族统治的朝代,反而是后世赞赏繁华似锦的宋朝。
汗水打湿了后背衣裳回到家,芸娘早已差人烧好了水,衣物也准备妥当,周世显叫走服侍的人独自走进洗室。
大清早出身汗再泡个热水澡,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
最开始芸娘和诗黛非常不解,也极力阻止。
认为周世显大病初愈不应运动,而是应该在家静养。二来大清早就令自己出汗,再冲浴。身体一时会难以适应,易得伤寒。
周世显再三科学解说,并向她们展示日渐壮实的手臂,才逐渐的打消她们的担忧。
二女看到周世显这段日子的确脸色红润健康,走路也非以前轻浮,性情也不似以前浮躁。都不反对,而是每天准时准备好。
洗漱妆扮好的周世显,陪着二女吃着由餐馆准时送上门的早点,餐桌上摆满各种面食,烧饼还有包子。
“少爷,一夜成名,声名远播!”憋了整晚的芸娘,开口说道。
“明月几时有,青会楼内谁敢不服!谁不对少爷敬佩景仰。除了李杰那厮,直呼不信出自你手,非说是你用金换来,今夜出风头之用。”
嘴中吃着面食的诗黛边嚼边说话。
“昨夜就他一人不信,无凭无据却又大言不惭。”芸娘想起李杰那嘴脸皱起双眉。
“此人心胸狭窄,不必理会。”周世显不屑一顾。
“自持写得两首诗词,就敢目空一切!那是少爷不与他一般见识。”
诗黛嬉皮笑脸,给周世显戴高帽。
“文无第一!我们不可恃才傲物。得有容人之量。”吃着美食的周世显说道。
“对哦,少爷,昨夜是现场即兴之作?”芸娘心中还默念着诗词痴痴问道。
“莫非你们忘了?少爷曾说过,我乃文曲星下凡,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我信,少爷自当醒来,那是出口成章,名词佳句频频出现。”
诗黛一脸肯定,少爷就是文曲星附身。
“小娘子,知我!”周世显调逗着眉毛嬉戏道。
诗黛俏丽的脸蛋马上变得红彤彤,嘟囔着小嘴,假装生气:“少爷,你戏耍我。”
“怎敢,花儿一般的美娘子,只有宠爱。”
芸娘则在一旁,嘻嘻笑道。
“如此出众的佳作,怎会卖以他人?若得此词还不向世人展示,以换名利。”
“换作是我,我也不会卖给他人。应该在人前发表,来个一鸣惊人。”
脸色略带红晕的诗黛表示赞同。
“少爷,如此美好的诗词。你是如何想到的,特别是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极美。”芸娘一脸花痴的问道。
“佳节出佳作,少爷是见月寄情,思人而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人有悲欢聚散。寄明月而念故人。”周世显胡乱解释一道。
“昨晚听见聂姑娘在奏唱水调歌头,前面的唱式我也是熟悉,但后面所唱,却是曾听闻。这是怎么回事?”芸娘又好奇道。
“此法乃我教,是不是另有一番风味?两种唱法何种方式好听?”周世显也好奇问。
“后者独特,听闻后令人无限想念,又似朗朗上口,皆有一听再听之心。竟不似前者唱法深沉低迷,令人忧心。”
有音乐造诣的二女同声分析。
想不到现代唱法竟能俘获古人心,周世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