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韶华梦 > 第54章 天子惜才

第54章 天子惜才

汴京皇城垂拱殿内。

东官太子,枢密使吕蒙,同平章事寇准,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李沆,这帮宋廷最高决策层。早已恭立在殿内,向皇上汇报全国所发生的大事。

宝座上的赵光义近年箭伤复发,也不似当年勇,垂垂老矣。

“启禀陛下,微臣收到快报,昨日反贼占据杭州府,城中官员皆被杀。”吕蒙双手持礼先开口。

“官家,这有臣抄下的反贼檄文。”吕蒙说完又掏出奏本,双手恭敬的托着奏本。赵光义身边宦官王继恩马上下来,接过奏本呈上。

“蜀乱初平,祸起江南!江南的官兵是如何治理,如何守土的?硕大的杭州城一夜就陷落?”赵光义斥责了一番,翻开奏本檄文看起来。

“官家,臣等有失察之罪。”一众官吏请罪求责。

“朕自御极以来,减税轻摇,以民生息。屡屡有人不知圣恩,不懂教化,竟敢自立为王。”赵光义目不转睛被檄文所吸引。

“臣愿率兵,为陛下分忧。一举荡平贼寇,定我大宋江山。”寇准义愤填膺一心请战。

“寇相公权高位重,杀鸡焉用牛刀。派张齐贤或是令浙西路守将前去平叛即可。”一旁的李沆提议。

“好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完檄文全文的赵光义大声赞好,底下官员倒是不知如何是好。

赵光义马上合上奏本,才将眼光移到众人身上,又缓缓开口:“众卿家,忘了蜀乱的教训了?百来名商人不满茶盐新政,振臂一呼,发展成几十万众,四川动乱二年余,乱我国本。”

“陛下,此事臣历历在目。江南锦秀河山,乃我国大半税赋来源,若是叛乱不定狼烟四起。不利朝廷对辽国用兵。”寇准知道平叛要快。

“朕何尝不知,江南赋税半天下。连如此富裕繁华之地,都有民反。不知全国上下蠢蠢欲动者,跟风而叛何许多?大宋想要千秋万代从何说起?”赵光义想起平叛了两年多的蜀乱,便是不重视而壮大。

“陛下,我等必当告诫全国各级官员需爱民如子,善解决民困。对赋敛苛重的地方,予以改正,因循旧例谋利于百姓,使赋税课利都有利于民,才能长久实行,为圣朝立法。”

吕蒙不愧是当朝相公,将民反的要点指出,随即又道。

“要使天下百姓知道陛下的心意,感戴陛下的恩惠。用德政来感动远方之人,用恩惠来谋利于百姓,则远方之人的归服,可指日可待,长治久安,”

“一城一池,朕不计较得失!若是各地起反叛不断,国何成国?这邪教檄文,朕看了,竟也身心被吸引。不仅感叹起草者之大才”赵光义倒是欣赏起了周世显所作的词来了。

“巨等亦是听了檄文,也是大感好奇,文才胸怀非一般人能及。由此也可见反贼口气甚大,望陛下派出天兵剿灭。”寇准一贯强硬。

“反贼猖狂!我太祖神功盖世,反贼何德何能,能与我太祖相提并论。”李沆语气同样如此。

“想不到反贼竟能写出此等气吞山河之好词。有此大才何必造反?是官吏腐败还是赋税压身,有此大才尽可投身官场,改善吏治,以民舒困。朕大感奇怪之处,这檄文也没写讨伐何故,其上阙是尽是赞美河山之壮,朕实在不懂。”

“官家,反贼目无我太祖更无当今我陛下。文章再好,也要全诛。”寇准一脸怒气。

“官家,切莫因小失大!古往今来哪个造反的人都不是有才有商,才能骗得百姓叛逆朝廷。”这次吕蒙发话了。

“朕好奇尔!如此大才之人,怎会落草为寇?士大夫谁人不尊?凭此才也能当个官,何必如此?”

“陛下仁慈,无奈贼人不知陛下爱才,又是古往今来有名的仁义明君。如今反贼不知天恩浩荡,臣建议马上抓捕一众贼首,好让天下百姓知道,造反的下场。”李沆可不管什么大才,造反者就得剿灭。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更无不察之官员。尔等需告诫属下官员要体察民情,爱惜百姓。”

“臣等遵旨!陛下爱民如子,反贼定会感怀戴德。”众大臣齐声附和。

“朕御极二十有余,如此大才之人,少见。应当教化,为我朝所用。”

“谨记陛下教诲。”

“太子,杭州叛逆可有平叛之策?”赵光义突然问向一言不发的赵恒。

“禀父皇,邪教挟灾民反我朝堂。儿臣认为属地官员赠灾不力,暪报朝廷,先将涉案官员论罪。二派兵前剿,先安抚招安,如拒绝再以武力绝贼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