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但小人所说亦是句句属实,小人随身携带的苏州府衙公文,相公大可过目。”杨都头急忙掏出纸张文书,以显真假。
韩应际示意手下前去接应:“带他上来,若行不轨,格杀勿论,再验证车马之物。”
“领命!”城门小开,几名官兵走了出来,杨都头向对方靠近,公书也上双手呈上。
“随我同去。”官兵接过公文就跟杨都头说了一句,又转身向同伴交代事情,随后领着杨都头折回入城上楼。留下的几名官兵则是走向马车,翻查里面的内容。
韩应陆看完公文,有苏州府衙印章加盖,的确不是伪造。但对于说殿下在苏州之事的是无稽之谈。
“禀韩主事,车辆所载都是粮食布料,并无其他异物。除了身穿衙差公服的二十余人外,百余名马夫挑工全是苏州人氏。”
官兵检查完成后上城楼复命,韩应陆点头以示回应。一双眼睛在打转在思考,杨都头看着都不寒而栗:“说来听听,殿下为何出现在苏州城,又为派你押送物资。”
“韩相公,小人就算有十万个胆子也不敢生安白造。殿下圣驾此时就在苏州,相公若是不信,可派一队人马前去辨认真假。殿下圣巡所至,小人更没有资格询问。至于物资,乃是殿下到了苏州,提议李知府事聚合苏州当地乡绅士族,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大家捐献所得。筹集而得的粮食布料,李府尊特命小人护运过来。”杨都头不谓不阴险,骗人敛财的事选择隐瞒。反而句句不离赵恒李齐两位。
“相信与否,本官自会分析,无需你来教!本官且问你,殿下年芳几何,身边还带有什么人?”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比自己大过十几级的官。杨都头只得频频点头,连连应是。
“十五六岁的年纪,长得确是白净俊俏,能说会道,文化造诣也是十分了得。身边有一小女娃,也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就是那三名虎背熊腰的护卫,武功高超,不言苟笑实是些吓人。”
当听完杨都头将第一人的外貌特征说出来,韩应陆眉头不展。“对了,殿下带有江南口音。”以前倒是不知东京口音为何物,今日与北方来的禁军交谈对话后,杨都头终于想到了关键所在。
防不胜防的插了一句,是该让韩应陆忧心忡忡了,欲言又止。还是上达天听,让殿下定夺吧:“你随我去见殿下吧。”
“小人,遵命。”杨都头闻听大喜过望。
杨都头被带到杭州府衙,看到真正的赵恒,面对真正的王者时,他目瞪口呆,大气不敢呼。最是想不到的是李齐被那小子骗得团团转,还有全城百姓也上当了。
当赵恒听了前因后果之后,也是感慨连连:“王者也,怒则伏尸千里,悦自是万千心宽。恩威并存,心系家国天下。此子确有过人之处,临危不惧,冒充王者。而又不谋私利,纯为百姓谋利益,是好事。”
“殿下,此子大敢,冒充皇族贵胄,不图名利是为是享受权威。天下州府何其多,若是人人效仿,且不乱了套。”李赫作为新降的人,当然要勇于表现,彰显皇权。
“时政有弊,以至无孔不入。若是一切依照章程尊律法,何故会被人利用,能被牵着鼻子戏耍,定是被抓了把柄。你说是否?”
面对赵恒的发问,杨都头一言不敢发,本来想将周世显假冒之事,再加盐添醋说得严重些,引起赵恒的怒火。但赵恒话里有话,杨都头便是屁也不敢放了。
“心系百姓并无不妥,胜在不贪不拿,悉数送来杭州。张耆,你便与他交接收下物资,加盖公章好让他回去复命。韩应陆按情况缓急给予分配。”
“是,殿下。”张耆韩应陆杨都头拱手领命。
待得杨都头退出,赵恒口中却是念念有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此子越发不简单了,就连老成谋国的李齐都要伏首听话,就是胆子太大,未必是好事。”苏州发生的事,赵恒虽是一知半解,但胜在心中有数。
“殿下,莫非认识此子?”张耆作为内臣,赵恒的一举一动他观察入微。看样子这事也是高高挂起,轻轻放下。
赵恒笑而不语,却是意味深长。韩应陆倒吸一口气,马上伏地而跪:“殿下,念他年少轻狂,放浪无知。臣愿往,将此子绑来谢罪。”
韩应陆如此这般,难不成与他有所瓜葛?自会有人心中猜疑。
“爱卿,快起身。杭州城防,安顿百姓的事,还需你处理,关键时刻怎可抽身。张耆知本王心思,让他去吧。李赫你暂时留下来帮韩应陆主持城防,待本王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