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没有传衣钵给神秀,却说他的偈子大有裨益的原因所在。”
“正如现在学习浩然正气之事,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可能是天才,最适合他们的方法,就是模仿二老爷。”
“真的让他们搞明白浩然正气之道,然后养出浩然正气,反而很难,那只适合极少数的天才,明白了吗?”
贾赦是懂了字面意思,对于贾琮说的道与术,那是真的不能很好的理解,一个老纨绔,你还能真的指望他懂什么不成?
不过贾赦也算说清了朝堂的情况,接着说道:“反正有一个学会的就好,以后也不会有人说我们贾家骗人了,不是吗?”
贾琮点头道:“有一个掌握的,那很快就会有第二个,你就看吧,估计到年底,最少会有十个以上的人,掌握浩然正气,咱们贾家的颜面丢不了。”
“不过你要留意朝堂的动静,最近这两件大事,都是要尽快敲定的,这对后续计划比较有利。”
“还有琏二哥的婚事,你也要留意,该拒绝的就赶快拒绝,别到最后弄个家宅不宁。”
贾政如果能够成为国子监祭酒,那么贾家在士林就算是能立足了,再过几年,学会浩然正气的人能再多一些,那么贾家也就算是自成一派了。
而江南省和军制的事情,则是关系着贾政升官以及贾赦未来出征能不能取胜的问题,贾琮当然希望能稳一些。
这可是关系着贾琮能不能还清贾家因果的大事,那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而贾琏的婚事,更是关系着王熙凤能不能嫁进来,她可是贾琮看中的工具人,如果换一个公主什么的,谁知道她能不能帮上贾琮的忙?
而王熙凤则不同,她只要稍加培养,肯定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管理人才,对于贾琮未来搞工业化,很有用。
所以贾琮不希望这几件事失控,是以反复和贾赦强调,让他多注意一些。
就这样又和贾赦聊了一会,贾琮就将贾赦送走了,看着离开的贾赦,贾琮想了想,往贾氏宗祠而去。
很快到了地方,和宁荣二公打听了一下军制改革的推进情况,贾琮才算知道军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确实如贾赦所说,文官集团的反应太过于激烈,显然新的军制,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设立了几个都督府,将军事力量攥成了拳头,那当然是要打仗的了。
一旦打仗,军费以及功勋,都能让武勋集团吃到饱,而文官集团显然就吃不到了。
毕竟不打仗,国库的银子就能在文官集团的手里打转,那么只要稍微动点手脚,他们就能吃个脑满肠肥。
贾演他们对于现在的情况也很头疼,是以他们也想了不少办法,只是牵扯到的利益太大,效果都不怎么样。
贾演说道:“你说我们要不要直接显灵和那些文官谈谈?特别是皇上,如果他出现,那些文官再反对,肯定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贾琮听后摇头道:“这样不妥,让先皇出面,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却会严重打击当今的威望,你觉得当今心里会怎么想?”
“别的都不说,他肯定会把所有勋贵都记恨上,到时候只要他稍微透露一些消息出来,有的是人帮着他打压一众勋贵。”
“那时只要在赏罚、爵位继承等方面,稍微严格那么一些,勋贵就受不了了。”
就如宁荣二府的爵位,都是镇国公,降等袭爵的时候,应该先降到辅国公。
而在实际上,宁府在第二代的时候,贾代化袭的却是一等将军,直接降了两等。
而荣府,皇帝开恩,只降了一等,多袭了一代国公爵,才能让贾赦袭一等将军。
这就等于荣府能多袭一代爵位,这就是皇帝的作用,他只要想,总有办法坑你。
而听了贾琮的话,两人都沉默了下来,良久贾源问道:“你应该有办法吧?”
贾琮笑笑,就将他炼制镜子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说道:“我想有了能够照见灵魂的镜子,到时候让当今拿出来,亲自和那些大臣们说,他们就应该全力支持了。”
“这样一来达成了目的,二来震慑了大臣,三来还能提升当今的威望,对贾家也有好处,毕竟东西是贾家的。”
“你说以后有什么好事,当今能忘了贾家吗?多了不敢说,这一两代以内,皇帝肯定都是要拉拢贾家的,我们有他们忌惮的力量。”
二人听后立即就轻松了下来,贾演说道:“如此甚好,不过阴气外溢的问题怎么办?使用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