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多亩良田。
他们这些良田,可和一般良田不同,都是小农庄,每个庄子少的三五百亩,大的都有一两千亩,比普通田地可贵多了。
这个时代,普通散地,哪怕是上田,一般也没有超过十两银子一亩的。
而农庄则不同,由于面积够大,在大户人家那里,可是能卖上大价钱的,多了不敢说一亩十几两还是有的。
所以这个时代就有了这样一批人,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到处收散田建农庄卖,赚的可不少。
所以这些田地非常值钱,如果还能整理建设一下,就更值钱了,多了不敢说,一二十万两银子还是有的,眼馋的人可不少。
身上的毛病多,自然就容易让御史抓住小辫子,再加上他们不学无术,口才和靠嘴皮子吃饭的御史没法比,他们都还没有说几句话呢,就被诘问的哑口无言了。
当然也有贾赦这样,根本上不了朝的,自然也就反驳不了了,至于贾政,他一个国子监司业,又不需要每天都上朝,也不能为贾家辩解。
很快整个早朝就形成了文官集团,一面倒的辱骂武勋的局面,而皇帝本身就想拿到更多军权,自然是乐见其成。
整个早朝皇帝就在那乐呵呵的看戏,显然对于文官集团的反应,他是非常支持的。
哪怕武勋集团,和先皇以及先皇重臣一起拿出了新的军制,算是增强了他的军权,但他显然还不满意,他想要的更多。
更何况,这一次武勋们要成立八个都督府,那就是八个一品衙门,他怎么可能甘心,直接给武勋那么多一品职位?
要知道,将这些衙门的官员配齐,再加上一个专司军事的衙门,好家伙,武勋一次就能得到差不多二十个从一品以上的官职。
如果算上从二品和二品的数量,那就更多了,差不多一次就要出四十位以上的高官,对他的皇权威胁太大了。
就这样,整个早朝从卯时两三刻,也就是五点半过一点的样子开始,花了不到一刻钟确定了江南布政使的官职,接着御史,就直接弹劾了一个多时辰的武勋。
直到辰时末,也就是快九点的时候,御史们才算消停,每个御史,今天算是平均骂了武勋三四分钟。
到了这时,武勋们见御史不再出班弹劾了,就有人试着出班讨论军制。
然而还没等他站出来,御史之中就有人指着他开始弹劾了起来,而弹劾的内容也很扯淡,直接弹劾了他失仪之罪。
内容是什么呢,很简单,随地大小便,这绝对是一个无法辩解的弹劾,当然这更是对武勋集团的羞辱。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的京城,可没什么公厕,正所谓人有三急,他虽然是官员,但也不可能没有随地大小便过。
碰到这样的弹劾,他能怎么办,只能捏着鼻子出班,然后向皇帝请罪了,这根本辩解不了。
面对这样的羞辱,一众武勋哪里还不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只是这样的情况,他们也很无奈,骂又骂不过,他们也不能直接打回去。
现在可不是开国之初了,开国之初,各个勋贵,携开国之功,有御史敢以这样的罪名弹劾,那绝对是要被人围殴的。
而现在他们哪敢如此?他们已经没有了开国功臣的勇武,至于说讨论军制,那就更不可能了。
现在一众武勋,除了愤怒,根本就拿御史没辙,而御史们却是巴不得挨上一顿打,只要被武勋打了,那么他们的名望也就有了,有了名望,升官发财还会远吗?而朝会局面就这样僵持了起来。
皇帝见是这种情况,也觉得没意思了,毕竟看他们骂了差不多一个半时辰,他也烦啊。
特别是将随地大小便这样的事都拿出来说了,又何尝不是对朝廷的羞辱呢?
传出去,那就是他这个皇帝,领着一众文武大臣,每天研究官员有没有随地大小便,他这个皇帝脸还要不要了?于是黑着脸命有司详查,也就退朝了。
由于今天出了这样的情况,朝堂的消息都没用半个时辰,就传到了贾家,贾赦自然是被一众武勋请去商量对策了。
只是现在他们可没有什么好的破局办法,至于镜子贾赦并没有说出来,这件事需要保密,最好只有少数人知道为好。
见没商量出什么结果,众人自然也没心情聚会了,交换了一下彼此的讯息,也就散了。
中午用了膳,贾赦就将朝会发生的事情和贾琮说了,然后问道:“我们贾家被弹劾了,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