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失望归失望,其实想要攻破大同城还是非常困难的,原因很简单,大同是一座坚城。这座城池,虽然只有三平方公里多一些,但建设之初,就是为了打仗而建立的,所有有着完备的城防体系。
首先是城墙,用了大量的石块、砖块配合三合土建设而成,地基宽度达到了十八米,高度也有十四米,上端宽度有十二米,几万士兵都能布置在城墙上。而在城墙的四角,还建设了角楼,用来观察敌情,同时也可以提供攻击的视野。 除了城墙之外,还有护城河,差不多有四丈宽,两丈深,想要渡过护城河,还是非常困难的。再有就是城门,不仅外面有护城河,更是有箭楼,同时还有关城,轻易是很难攻破的。 所以,正常的情况下,这座城哪怕兵力不算太多,只要给养充足,在这个没有重型火炮的时代,几乎就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只是现在,这里却有了破绽,一旦有人在城中发动突袭,一来可以刺杀军中大将,二来可以夺取城门,从而有了破城的可能。 现在就是不知道,敌人会采取什么战术了,反正贾琮是看到了破绽。就这样,几人很快就到了总兵府放置文书的地方,将文书大致翻了一下之后,众人就去各个位置,确认情况去了。 首先就是兵力,按朝廷安排,这里一共有十五卫兵力,每卫该有兵丁将校合计五千六百人,合计八万四千人。当然了,一般都很难满员,所以只要每卫不少于五千人,也就是总兵力不少于七万五千人,就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只是当贾琮带着众人到了各处军营之后,有些傻眼了,每营的兵力,不要说五千了,就是四千都勉强,多的不过三千七八,少的更是只有三千五六,也就是说,这里的总兵力,绝对不超过六万。 接着就是粮饷问题,按照文书记录,这里每个士兵,每月该有六斗粮食,一斗一般是十八斤,每斤大概六百克,一个士兵每月就是六十多公斤的粮食。这个粮食数量可不少,基本上够这些士兵每人每天都有两公斤多的粮食,一天三顿,都能吃干的。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饷银二两,如果真的都能到位,这些士兵的生活,那是相当不错的,基本上一人当兵,就能养活一家老小。 只是查看了这里的情况之后,众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只听贾琏这时问道:“不是说每卫有五千六百兵力吗?怎么少了这么多,还有粮饷,我看他们中午,都只有粥喝,这怎么可能吃饱?不吃饱,又怎么有力气训练?” 听贾琏问这个,贾赦叹气道:“还能是为什么,当然是吃空饷,喝兵血了,他们就没想着打仗,琮儿,你算算,按照这里的情况,这里每年要收刮多少银子?” 贾琮点点头道:“按照文书记录,这里该有一点五万骑兵,我大概看了看,现在最多有五千,也就是说,少了一万战马,仅仅战马,最少值二十至三十万两。而且每月还会少支出养马的费用,大概两万五千两左右,每年就是三十万两。” “另外就是,大概吃了三万人的空饷,每人每月最少三两银子,再加上兵甲武器,衣服鞋袜,每年最少是一百二十万两,再加上剩下兵力的饷银克扣,每年大概八十万两,合计每年要克扣二百三十万两,至于战马的那三十万两,是额外的银子。最后就是武器损坏情况,以及火器训练情况,这些估计也都是猫腻,不好说。” 贾琮的这个计算,其实已经是保守计算了,就如这里的粮食供应,中午吃的都是稀的,晚上显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东西。这样一来,原本每人每月的六斗粮食,估计能用两斗,都算是多的了,再在饷银上克扣最少一半,每个士兵每月就可以收刮一点五两以上的银子。 毕竟贾琮还没有怎么算衣服鞋袜,兵甲武器上的克扣呢,与兵甲武器等相比,衣服鞋袜绝对只是小头。毕竟倒卖军需,才是最大的生意,毕竟按照文书记录,这里每年,最少要更换两成的武器。 再有就是火炮,几乎每月记录的都有训练,贾琮估计,不要说每月了,就是每年能训练一次就不错了。这些肯定都被贪了,只是怎么贪的不好说,比如他们可能直接倒卖了这些武器,但贾琮估计,他们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毕竟涉及的武器数量非常巨大。 而另一个方法,就是这些都只是账面数据,也就是说,从买进原料,到打造武器,都是虚的,所有损耗的银子,全部都被分了,这样一来,影响反而要小很多。不过就是这些,都已经让众人震惊的了,要知道,这还只是一地,大概占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不到。 而听了贾琮的话,贾赦这时说道:“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整合成都督府,雷声大雨点小了,原来猫腻在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