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内场文试,剩下的就是外场武试了,已经修行入门的贾琏,五感大增,又有贾琮教授战斗技巧,实力哪是普通人能够比拟的?
就比如第一场考的是马枪,就是骑马使用长枪作战,当然不是真的作战,而是按照要求,攻击四个靶子,通过这个测试,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骑术、速度、技巧、力度以及精准度等。对于贾琏来说,这完全就是小儿科,差不多四个月的奔袭作战,让他的骑术,在全场都是最佳的那一批。 所以他上马之后,很快就进入了冲锋状态,到达安置靶子的地方之后,只是将长枪左右轻点,就将四个靶子上代表人头的木板挑下,而放置木板的木桩,则是分毫未动,这样的成绩,当然是优了。接下来有步射、骑射、举重、刀法等等,贾琏全部都是优秀,这绝对是所有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当然了,也是贾琏的成绩太吓人了,就如舞刀,全场最重的大刀一百二十斤,也有其他人能够舞动。但他们舞动的前提是运用巧劲,同时还要借力打力,然而到了贾琏手里,那就是轻如鸿毛。 所以别人舞刀那是慢慢悠悠,他倒好,直接大开大合,使了一套刚猛无铸的关王刀法,弄得其他考生看完他舞刀之后,纷纷上前检查他的大刀,没办法,差距实在太大了。再如射箭,其他考生,无论骑射还是步射,大都选的是八力或者十力弓,也就是满弓八十斤或者一百斤的弓。 而贾琏呢?好家伙,直接就在选弓的时候,将考试准备的三石弓给拉折了,主考官也是不嫌事大的主,直接命人给贾琏上了五石弓,但贾琏也是轻轻松松就拉成满月。而最能体现一个人力量就是石锁了,别人举个二三百斤的,就已经是耗尽全力了,而贾琏,直接就是一手一个五百斤的,抛着玩。 这样的成绩,有谁敢压他?更何况贾赦还是一等将军,军机大臣,同时去年又远征哈密,横扫草原,有这样的背景,主考官哪个不想巴结一下?也就是因此,武举春闱,贾琏直接拔得头筹,再加上他去年随贾赦出征的履历,贾琏真的扬名了。 当然,贾琏考的很好,贾珠考的也不错,只是他远没有贾琏考的好,同时又因为年龄偏小,所以名次应该被压了,只得了会试二甲第四十名,也就是二甲最后一名。 贾琮想来,主考官的意思很可能是保证贾珠成为京官,但名次不可能给太高,毕竟贾政现在在文坛之中,地位比较特殊,压的太狠,肯定不太好看,是以就定了二甲最后一名。当然这个名次已经很好了,如果殿试也能考到这一名,也是进士及第了。 有这个名次,无论是进翰林院,还是到六部乃至都察院任职,都可以,毕竟二甲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名次了。而随着春闱会试结束,时间也到了二月下旬,出征近半年的贾赦,终于带着神机营回来了。由于这一次出征,战果斐然,皇帝直接命内阁首辅出城郊迎,这个礼仪算是相当高的礼仪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帝还恩赐了四趾蟒袍,这算是相当隆重的礼遇了,毕竟五趾蟒袍,只有亲王和郡王,才可以穿。接着就是随皇帝以及文武百官一起,入太庙祭奠,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次出征,没有什么像样的俘虏,当然了,敌将的人头倒是不少,算是没有太过寒酸。 接着当然是大赏全军了,太上皇毕竟是跟着贾琮去现场看过他们是如何作战的,也知道他们究竟立了多大的功勋,所以贾赦理所当然的,进爵辅国公。 没办法,想要进爵镇国公太难了,这一次虽然机会很好,但新军的数量,终究是少了,地盘就算占下来也守不住,所以就没有灭国之功,自然也就与镇国公无缘了。不过就算只是辅国公,这爵位也不低了,已经和初代宁国公一样了,真的算是光耀门楣了。 而随着贾赦进爵辅国公,贾琮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仿佛身上的枷锁,直接松动了一般。有了这个感觉之后,贾琮赶忙动用星术神通开始掐算,待他算完,立即高兴起来,他欠贾家的因果,已经还的七七八八了。 是的,现在他已经将贾家的因果,还的差不多了,毕竟他只是庶子,按照血脉的因果,他需要给贾家开枝散叶。但他显然不可能做那样的事情,他要修行,保持纯阳之身,能够让他的修行之路更加顺畅,毕竟他的修行之路太难了。 是以他就准备送贾家一程,经过这些年的谋划,他不仅让贾家摆脱了财政危机,同时更是让贾赦加官进爵,因果也就还的差不多了。当然想要彻底还清,还要一些条件,那就是贾家子嗣问题,毕竟红楼书中,贾琏三十多岁时,竟然都只有一女,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等王熙凤年龄稍大一些之后,贾琮就要想办法,让她和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