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不只是生活的问题,还有人脉的问题,离开贾家,那么贾政一家就只能是贾家旁支了,原本与贾家交好的家族,对待贾政一家,就会看低几层。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贾政儿女的婚姻也会受到影响,毕竟有着国公府的牌子在,他们就能与达官显贵联姻。
而一旦离开了贾家,成为旁支,就基本上没有可能和真正的公侯府联姻了,这就是身份的差距。所以,就王夫人他们来说,是不可能自愿离开贾家的,更何况他们一直都有占据贾家的意思,毕竟原著中,最后确实是贾政一家笑到了最后。 当然了,现在的贾政,身份也不相同了,已经是国子监祭酒,但如果没有贾家支持,他估计也到头了,毕竟贾政本就不善俗务,真的给他一个什么官职,没有贾家支持,他根本不可能做的好。 而这些贾赦显然也明白,这事他也没话说了,叹了口气道:“那园子是必须修了?” 贾琮点头道:“当然,二老爷一家不离开的情况下,府里很快就会住不下的,这样的情况下,建园子也就成了必然,除非你放弃这里,不然园子是非建不可的。就如这个东跨院,我已经准备搬出去,留给琏二哥了,他们现在也该要孩子了。我可是承诺过,他们每生一个孩子,我就给一百万两的,想来他们的孩子不会少。” 听了贾琮的话后,贾赦非常郁闷,虽然贾琏他们要孩子,那是好事,但建园子给贾政的子孙住,他还是不爽的。 贾琮见此说道:“你如果觉得不爽,那就把银子监管严一些,这样的情况下,至少不会让银子被人贪了去,也能少点损失。而且你只要不出问题,十几年后,贾家终究要分家,到那时这新建的园子还是你的。” 贾赦听后说道:“好吧,也只能这样了,就是我手下现在没有合用的人管这些事,府里现在的事务太多了,我比较信任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派出去了。你看有没有办法帮我找些合用的人手,不然银子最后究竟会去哪里,恐怕就不好说了。” 贾琮问道:“找人的事情,你不是应该去找敬老爷吗?学堂可是归他管的,这几年,他不是已经培养了几批人了吗?这些人里,应该有不错的吧?提拔就是。就算学堂里的没有合适的,从工厂调些人也可以啊,那里还是有不少人才的。” 只是贾赦显然有难言之隐,就听他说道:“有没有别的人才?那些都不太合适,学堂里出来的,都是和府里人沾亲带故的,他们很容易被人拉下水,这些年,我已经处理好几个了。至于从工厂调人,太上皇在那,我哪敢徇私从工厂调人?而且如果都随便调人,那工厂以后还不乱套啊,毕竟在工厂里有份子的人可不少。” 贾琮听后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建设工厂的那批人,现在应该没有太多的事吧?毕竟工厂已经投产,在没有大规模扩产的情况下,他们基本上都只是小打小闹,这样的情况下,大可以成立一个建筑队,贾家可以雇佣他们建设园子。” “当然,对于拥有份子的人,可以有优待,就比如建设费用可以打折,而且是根据份子的多少打折。就比如贾家,占一半的份子,直接打九折或者八五折,你看办就是。这么一来,太上皇应该就没意见了,我估计他现在巴不得咱们雇佣他们做事呢。” 贾琮想的没错,其实工厂现在是有一个不小的建设队伍的,只是随着工厂主体建设完成,那些人的工作量一下子就减少了很多。虽然现在还有工厂的附属设施正在建设,比如公寓等,但与建设工厂的时候相比,已经没有那么忙碌了。 这样的情况下,养着一大批建设工人,就不划算了,毕竟就算贾琮的分身,已经在给他们找活了,但显然很难让工作量达到饱和。当然想要解散也是不合适的,现在的工厂,只能说是一期工程,毕竟工业产品的用途,现在已经在开发了,需求量是会迅速提升的。 就比如化肥,最开始只有贾家使用,但在人力水泵以及化肥合用的效果出来后,化肥很快就成了抢手货。毕竟使用化肥之后,粮食亩产增长的实在太多了,就比如上田,那是土壤肥沃且离水源较近的田地,以往种植小麦,亩产不过区区二百多斤。 而中田,能保证一百多斤,就算不错的了,至于下田,那就更少了,只要有收成,就不算亏,所以有可能只有几十斤的产量。当然江南的稻田例外,毕竟江南的稻田,上田基本上可以保证一季三百多斤的产量。 而用了化肥之后,上田的最高产量,比如小麦,已经达到九百斤以上了,当然,这样的田地只是少数,但这也是良好的开始不是,毕竟七八百斤的比比皆是。这样的情况下,化肥一下子就成了热销产品,毕竟一亩地已经能当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