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国庆想否认也来不及,气氛瞬间尴尬起来。
这让他进退两难。
而老支书却揪着不放。
“国庆,你咋了?你不想去租?那你贷款来做啥?”
“我贷款有其他用处。”
李有发问道:“难道你是想去租明阳砖厂?我可跟你说,那个砖厂是个空壳,你去租是打水漂。我这边不行,他那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李国庆的耳旁劝说。
也怪老支书话多,为了讨好李有发,想在他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
“老支书、李厂长,贷款具体拿来做啥我还没有想清楚,现在说也就是好是乞丐聊吃肉,款能不能批下来还不知道呢,就先不聊这么多了。”
李国庆不想再聊这么多,不过李有发叮嘱道:“国庆,你听我说,我不会害你,如果你想租,就租我的。”
李国庆为了能终止讨论,只好点头答应。
他看着李有发对鱼饲料这么痴迷,于是问道:“李厂长,看来对鱼还挺好呀,天冷还出来喂。”
“嘿嘿,纯属个人爱好。”
“是不是打算开一个鱼料厂呀!”
“哪有钱搞这些,我砖厂那点事还搞不好。”
“找投资就行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介绍介绍。”
“不不不,我年纪大了,不搞这些了。鱼吃草就能肥,没必要办鱼饲料,万一像砖厂那样就麻烦了。”
李有发表面是这么说而已,其实心里很想和李国庆详谈的,但是碍于许厂长这层关系。
许厂长交代过李有发,不能把办厂的想法告诉其他人,避免项目被人抢走。
所以李有发就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老支书看着李有发的背影说道:“国庆,今天李厂长好像有点奇怪,听说他还挺善谈的,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似的。”
“能有啥事?他就是喜欢钓鱼,上次我钓得比他多,他还不高兴。哈哈哈!”
老支书也跟着笑了,“国庆呀,真有你的,李厂长的钓鱼技术可是全镇第一。你以后多让着他才行,他认识的人多,你得罪他可就麻烦了。”
老支书知道李国庆一直都是随心所欲,所以此时他也就只点到为止。
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老支书也不再去纠结有没有自行车他更关注的是李国庆给他带来多大的帮助。
他看到李有发对李国庆客客气气,就知道李国庆的本事还不小。
更重要的一点是李国庆对在村里任职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就更加让老支书放心了,不害怕李国庆抢了他的风头。
就这样老支书就听李国庆的话,乖乖回村里做好等待信用社的信贷员调查。
可是又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信贷员根本没有到村里核查实际情况,就直接通知李国庆说手续符合要求,等到时候拨款就行了。
第二天,在县报纸上头版报道了,李国庆成为大坪镇第一个申请贷款创业的年轻人。
到饭店吃饭的人每个看到李国庆都对他表示夸赞,说他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以后肯定大有作为。
这再次让李国庆感受到了报纸的魔力。
只要能上报纸,就会给他带来流量。
正是因为李国庆敢于尝试,紧接着很多年轻人也在效仿李国庆的做法。
瞬间大坪镇信用社,成为了全县首个完成信贷任务的信用社。
就在村里举行河坝竣工活动的时候,李国庆回到村里,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活动按照他们两个之前商量好的流程,先让镇上的领导发言,然后再由老支书介绍下岗村的情况。
老支书特意穿上一套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新的绿色檐帽,手上拿着他亲笔书写的四页纸,开始了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父老乡亲,我是村支书李成功,我一辈子都想干让自己觉得成功的事,在做村支书期间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我今天实现了这个目标,村里的河坝终于竣工了,我跟大家的心情一样激动......”
老支书说完四页纸里面没有一句,是感谢李国庆的。
倒像是自己的工作汇报。
村民们虽然对,老支书所说的不赞同,但是为了能从老支书手上,顺利领到补助的钱,都纷纷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