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觉得老支书的话里有话,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老支书肯定有什么不便言语的事情要找自己帮忙。
于是,故意装作没听懂,继续追问老支书,想看看老支书的反应。
心中暗想,这老支书,看着饱经风霜,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但是没啥事绝对不会上门送东西。
老支书第一次给李国庆送的钢笔和记事本,是因为李国庆能到县里参加培训,想巴结一下,为以后在村里开展工作做准备。
第二次,老支书赶着牛车到饭店送特产,是因为村里的事。
这是第三次送东西,而且还是送到了家里,不可能没有事。
老支书见李国庆一直追问,只能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李国庆是个精明人,也知道自己的请求有可能被拒绝,但是为了儿子,还是决定豁出去了。
老支书用商量的口吻对李国庆说道:“国庆啊,你看你那鱼塘建好后,也需要人手,我家伟才正好在家没事干,你能不能让他去你的鱼塘帮帮忙,赚点钱养家糊口?”
老支书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头也越来越低,他不敢看李国庆的眼睛,他怕李国庆拒绝。
老支书的儿子伟才年近不惑,却因一次意外而腿脚不便,成了一个“半残疾人”。
他在家中基本上无法从事任何劳动,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媳妇一个人的肩上。
如果让他去鱼塘干活,那简直就是添乱,因为他的腿脚根本无法适应鱼塘的工作环境。
李国庆当然不希望伟才去帮忙。
这大过年的,自己怎么可能违心答应呢?但是不答应的理由又不好说出来。
就在这时,老支书的媳妇不放心老支书一个人在外,忙完活后,急匆匆赶了过来。
一进门,看到屋里坐着一堆人,点头招呼后,上前拉着老支书的胳膊,说道:“老头子,你刚刚在家已经喝过了,现在又喝?天儿不早了,赶紧回家吧!”
老支书话刚刚谈到一半,就等着李国庆答应,见媳妇来找,借着酒意,不情愿地大声说道:“你这老太婆,我刚刚才开始喝,要回你自己回,我还有重要的事情等着跟国庆商量!”
“老头子,你别为难国庆了,他也不容易,咱们自己想办法。”
老支书摇摇头说道:“不行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伟才在家闲着,他也想为家里出点力啊。”
李国庆知道老支书是个倔强的人,如果不答应,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一旦答应,以后就有可能出现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
如不答应,老支书在以后建鱼塘时肯定会以各种理由不帮忙。
他用沉默来代替此刻的态度。
见李国庆不说话,李富贵可有点着急了。
他用脚偷偷踢了一下李国庆,说道:“国庆,你想啥呢?赶紧答应呀!”
“爹!这不是我说了算。”
“咋不是你说了算?鱼塘是不是你要建的?贷款是不是你贷的?用人不是你说了算?”
李富贵在关键时刻是站在老支书那边,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就是为了让老支书欠他一个人情。
“没错,是我,但是我这鱼塘都是体力活,伟才哥腿脚不方便,咋工作?”李国庆被迫说出了实情。
老支书无奈道:“国庆,我知道让你为难,就是因为伟才脚不好,我才来求你给个工作的机会,能在家门口找点活干,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年纪大了,有些活我也干不动。”
老支书眼里闪烁着泪花。
“老支书,你真的是让我为难了,如果伟才哥来帮我干活,那村里其他人可咋想?到时候都来找我要活干,咋办?”
老支书的媳妇看到李国庆不答应,赶紧把老支书从座位上拉了起来。
气冲冲地劝说老支书:“老头子,我们赶紧回家,我都跟你说了,人家不会答应的,你偏不信,这下好了,赔了一坛酒。”
老支书还是不愿意放弃,咬紧牙说道:“国庆,要不我们来谈个条件咋样?”
“老头子,人家都不愿帮忙,你还谈啥条件?这不是让人讨厌吗?”
老支书瞪了媳妇一眼,提醒她不要多嘴。
“咋的了?还不让人说了?”老支书的媳妇有点不服。
老支书不理她,叹了一口气后,转头就对李国庆说道:“国庆,我知道你建鱼塘需要用到地,我有一块地很适合用来建鱼塘,就在靠近河流的附近。如果你让伟才有份工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