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婆,你们家的地儿也不少,怎么就你一个人啊!”
徐三婆回答道:“孩子他爹去城里忙了,听说城里来了个商人,一直看不上大收城里的宅子,这不,找人建宅子了嘛。大麦他力气大,就去干活转铜板去了。”
屈艳艳这下心里放心了,有交通工具就好。也就微微松了口气,笑着问道:“你家就你和你相公俩人吗?”
徐三婆听到这话,脸上顿时多了一些笑容,说道:
“怎么会,我还有两个儿子和闺女。”
屈艳艳心里惊叹,一直叫徐三婆,但这位婶子的年龄也才三十出头了。这就有三个孩子了。
徐三婆继续说道:“老大叫,徐老大。老二叫徐二旺。最小的是闺女,叫徐雪花。老大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妹妹去山里挖野菜去了。家里没有粮食,那些活都干完了后才可以拿到钱。家里实在是没吃的了。”
屈艳艳随便聊了几句,然后才说道:
“徐三婆,我问你一件事,就是去城里的人都是走过去的吗?”
徐三婆想都没想的说道:
“是啊!天还没亮就往城里走,一个半时辰就可以到了。那个时候刚好城门口也开了。”
屈艳艳刚刚松的一口气,现在听到这话,有点不知道说什么了。
屈艳艳想了想问道:“徐三婆,那去城里只能走过去吗?”
徐三婆听到这话就来劲了,兴奋起来,说道:“当然不是啊!村里徐二老家有一辆牛车,徐二老的大儿子,徐大猪会赶牛车。要是去城里的人多一点,他就会一人一文钱去城里。”
屈艳艳这下才放心了一些,问道:“那徐大猪的家是哪一个啊?”
徐三婆一拍大腿说道:“是徐里正的隔壁,左手边的第一个邻居就是徐大猪的家里,咋滴,你这是去城里干什么?别怪大婶不提醒你啊!有铜板还是留着比较好,城里咬咬牙走一回儿就会走到。”
屈艳艳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说道:
“谢谢徐三婆,这是我刚才去集市买了米,这些米就给你好了。给孩子们做顿好的。”
屈艳艳说完话后,就把手里的粮食袋塞进徐三婆的怀里,自己就走远了。
屈艳艳买粮食的时候就选了质量最差,包装也是粗布的粮食,一文钱就买到了这些。
徐三婆看到这些粮食眼眶都红了,她家多久没吃这些粮食了。就算是荞麦粉也没铜板买,家里的粮食是前不久被小偷偷走了。
要不是家里几个铜板都没了,她家男人也不至于去城里给有钱人家干活。都快半个月了,早出晚归,别说铜板了,铜板的影子都没见着。
就算这样,她家男人还是咬牙坚持。这些粮食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她家几个孩子一天到晚挖的野菜也只够家里人吃一顿。剩下的煮着留在锅子里,她家男人早上吃点垫垫肚子去城里。
徐三婆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小姑娘,真的是谢谢你,这些粮食我就收下了。等收了地里的粮食,我就给你双倍还回去。”
屈艳艳笑了笑就往里正家那边走去。
徐三婆放下手里的活,带着粮食就往集市走去。
半斤籼米,可以换成一斤半的荞麦粉。但是这些荞麦粉很不好吃,味道也是难以下咽,只要家里有点钱,就不会买荞麦粉。
徐三婆家实在是没钱了,也就把这些籼米换成荞麦粉。这些荞麦粉混合着孩子们挖的野菜,也可以吃上一周了。
屈艳艳走到里正家里,拐个弯走到旁边的一家门口,敲了敲。
很快有人从里面的屋子里走了出来,是三十出头的夫人,手里还有未来得及擦干的水渍,还没走到门口,声音就传来。
“姑娘,你是新搬来的是吧!这是什么事情啊?”
屈艳艳脸色笑眯眯的说道:“听说你们家有牛车,我想去城里,看能不能明儿坐上你们家的牛车去城里。”
屋子里走出来的夫人脸上是不好意思的笑容,说道:“姑娘啊!不是我们家不愿意,就是去城里的只有你一个人,咱们家地里的活还没做完。”
屈艳艳明白了,要是去的人不多,赚不到几个铜板,人家也不做。
屈艳艳笑了笑说道:“那我一个人出十文钱,你看明儿能不能……”
屈艳艳后面的话还没说完,那个夫人就眉开眼笑的说道:“好好好!我家男人来了我跟他说一声,明儿去你家门口接你,把你送到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