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 第237章 楚婉依的计划

第237章 楚婉依的计划

两人彼此心里都明白,一个穿越成了太子殿下,一个成了太子侧妃。

要说这权力不大,那是不可能的,楚婉依心里清楚,现在她只能靠着朱标才能活着,至于什么揭穿朱标穿越者身份,那是傻子才去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她有了朱标的孩子,她也只能一心一意帮助朱标。

就算不为别的,作为即将成为母亲的人,她也要为孩子以后想想。

“你的这一招用了,怕是整个江西的商人都要跳河了。”

“嘿嘿嘿,那我就不管了,反正死的不是百姓,再说了,又不是我让他们自己买的。”

江西洪都(后世的南昌),今日街上新开了一家商铺,名为爱马仕皮包。

一开始路过的人们十分好奇这家卖的是什么,但一走进去看,只见卖的就是包包。

不过当有人说,这种皮包连一些王公贵族的大小姐也爱不释手,更是花几万两银子购买。

瞬间爱马仕皮包就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富商,或者官员家里的大小姐和他们夫人。

特别是听到这种皮包连王公贵族的大小姐也喜欢,那她们家庭经济也不差啊,自然也想要买这种皮包试试。

面子,攀比,爱慕虚荣之心,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这种皮包就是楚婉依让人抓捕鳄鱼,然后用鳄鱼皮制作的。

但是制作的皮包精美绝伦,上面还有各种各样花纹,还有银质纽扣,有的更是用黄金制作的。

大大小小的皮包应有尽有,贩卖的第三天就卖出了十几个。

后面的人更是加钱想要购买,不过制作一款皮包需要不少时日,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好的。

但为了许多达官贵人的夫人小姐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皮包,便一一给她们签下了契约。

这个时候名声和带货主播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第二步,楚婉依发电报让人大肆去收购这些契约纸张。

而有些奸恶商贾得知后也争先恐后购买这些的契据。

一张竟然翻到了原价的七八倍,听说还在涨!

炒作期货和证券,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其实早在16世纪的明朝嘉靖时期,随着民间商贸的繁盛,苏州就出现了最早的‘证券交易’。

彼时有家商号名为‘万福记’,做出的酥饼美味可口,百姓争先抢购。

可这饼店就这么大,熟练的人手就这么多,根本满足不了庞大的需求。

更有时候遇到身份尊贵的客人,来得晚些就只能空手而归,甚至大发雷霆。

老板沈鸿昌实在没办法,便想出了提货券这一招。

贵客得罪不起,先立下契据,待某月某日早早备下酥饼,等对方的家仆来店里取就是了。

沈鸿昌一开始还心惊胆战,生怕契据出了差池,惹怒了哪家的贵人。

可后来他发现这种方法大有可为。

很多客户买了酥饼根本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拿去送礼。

有了提货券,既轻巧又不用担心酥饼难以保存,客户的接受度非常高。

还有很多收礼的人转头就将此券忘在脑后,根本不会来取。

收了钱却不用交货,其中的钱财白白让万福记赚去了。

沈鸿昌立时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

万福记的提货券越卖越多,远远超出了店铺的交付能力。

但因为酥饼微不足道,哪怕延迟几日再交货,大家也没放在心上。

其他行业见到沈鸿昌卖提货券发了大财,顿时红了眼。

没多久,苏州市面上冒出一大堆布券、米券、油券、肉券……

短短半年时间内,发行的货券之多,品类之齐全,已经到了万物皆可券的程度。

当时所有人都没有觉得不对劲。

毕竟有实力发券的,都是历史悠久的大商号。

谁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毁坏上百年积累的名声呢?

然而一场意外,却打断了华夏最早的证券交易萌芽。

倭寇祸乱沿海,竟然一路打到了苏州城下。

城中物价飙涨,商贾却趁机囤积居奇,逼得苏州知府不得不开仓放粮,并且严令所有商家限期兑付货券,以此来平息物价。

百姓纷纷拿着提货券涌入各家商号,却发现根本提不到货。

一时间市面乱作一团,打砸商铺泄愤者不计其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