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长啊,你那个儿子,咱的女婿还好吧,从小咱就看这孩子不错,如今也是驸马都尉。”
突然听到这话,李善长心里大惊,他自然明白朱元璋想要做什么。
这得罪人的事,他朱重八怎么想出来,让自己的儿子,他的女婿去做的。
都说伴君如伴虎,现在这真的应验了,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都来了。
李善长急忙道:“禀陛下,如今公主刚有了身孕,驸马也在公主身边陪同照料,老臣看他们很是恩爱,说不定这次是个小孙子呢。”
此话一出,朱元璋眼里露出的杀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和善的笑。
“哈哈哈,想不到咱又有了小外孙,咱看这次太子遇刺,那些人绝对会偷着乐,但咱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若是官绅一体纳粮不再推行,对于大明,对于百姓有害而无利。”
“这次就让驸马都尉也一起去吧,就去江苏一地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做好了,咱重重有赏,善长啊,你可是大明的国公啊,相信你这个儿子也不会比你差吧。”
在朱元璋看来,你李善长不就是想要独善其身吗,咱偏偏就不让你这样。
你老了是不能动了,但是你儿子还年轻,总也不能动了吧,毕竟咱这可是给你儿子机会,做好了自然会重重赏赐的。
你若是不愿意给咱老朱做事,那你是不是看不起咱这个皇帝。
朱元璋说的很是亲切,一副想要给年轻人机会的样子,但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之意。
李善长感觉自己生无可恋,此刻他恨死了那些刺杀太子的畜生。
原本他就想着在家里老老实实的,也不想掺和到这件事中。
但是现在看来,他李家是不想掺合也是不行的了。
朱元璋的脾气,李善长心里十分清楚,毕竟他可是跟随朱元璋二十多年了。
从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女婿时,就已经跟随了。
“老臣遵旨,待老臣回去了,就跟驸马都尉说说此事。”
李善长在心里无奈叹息一声,只得选择答应朱元璋的话。
见李善长答应了,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
拿起茶壶就给李善长倒了一杯茶水,跪在地上的李善长露出一脸笑意,心里苦闷不已。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李善长是什么人,之前的宰相,淮西勋贵当中的老臣。
而这次刺杀朱标的是什么人,是江浙,江南地区的世家们。
当朱标得知了这件事后,立即就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一招很是毒辣,连朱标都没有想到,闲置了那么久的李善长还有这种用处。
“哈哈哈哈哈,他想要独善其身,父皇又怎么可能顺他的意。”
这一日东宫传出了一个消息,听说太子殿下还在昏睡中,太医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太子殿下依旧没有醒来。
皇上更是连下三道圣旨,谁要是治好了太子殿下赏万户侯,赏黄金万两。
一时间整个应天府的百姓们心里也担心不已。
他们都是得过朱标的恩惠,就像今年的新农作物种子,还有太子殿下废除了人头税,还有徭役一事。
光这三件事就让百分之九十的百姓们对朱标感恩戴德了。
此刻的百姓们一个个心里都不好受,大明日报也发表了一份报纸。
报纸上的内容很是简单,并没有什么圣人之道,四书五经之理。
全部都是大白话,特别指出了这次太子殿下遇刺一事。
而太子殿下为什么会遇刺,做出了一个合理,让人不容反驳的解释。
之所以太子殿下会遇刺,就是因为太子殿下给百姓们新农作物种子,让所有的百姓们不再挨饿,家里都有粮食可以吃,又跟大臣们大吵大闹废除了人头税。
还苦苦哀求皇上废除了徭役,让百姓们多出一点时间耕种自家的土地。
百姓们看到了报纸上的内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同时对于那些想要太子殿下死的人,更是破口大骂。
一时间整个应天府,不管是在哪里,都能够听到百姓们的辱骂声。
“踏马的,这该死的畜生,他们就是看不得太子殿下对我们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