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
免费发放农作物种子一事,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去年便开始发放,今年依然如此。
没有要百姓们一分钱,但这也是朱标在争取天下民心。
朱元璋也没有反对,因为这件事做的对。
将来对于朱标当皇帝有很大的帮助。
“标儿,你做的没错,你要是敢问百姓们要一分钱,咱也不会放过你的。”
“既然如此,关于官员俸禄一事,咱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了。”
朱标说完,看向朱元璋的脸色。
朱元璋则有些犹豫不决,想了想之后道:“这件事必须要做好,你拿出一份方案给咱,咱看了咱们再做商议。”
说完,朱元璋率先离开了。
朱标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这件事是成了。
只不过该如何拿出一份让朱元璋满意,让大臣们无话可说的方案。
回到了东宫,朱标看着楚婉依正在画着什么,凑近一见,只见楚婉依在设置衣服。
“允依,来,让娘亲抱抱。”
放下手里的铅笔,楚婉依看到女儿朱允依,立即将她抱在了怀里。
“婉依,大明是历朝历代俸禄最低的,这事你也知道吧。”
闻言,楚婉依看向一旁的几名宫女道:“都下去吧。”
几名宫女一听,对着朱标和楚婉依行了一礼便离开了。
而后,朱标便把今天和朱元璋的事说了出来。
楚婉依听了,有些无奈看向朱标。
“太子殿下,你不能一直要我给你出主意吧,再说了后宫不能干政,这罪名我可担待不起啊,以后你若是当了皇上,什么事还是需要你自己做主。”
朱标闻言,有些尴尬笑了笑,毕竟楚婉依说的没毛病,他身为太子殿下,以后的皇上,不可能事事询问她的意见。
见朱标这样,楚婉依也有些不忍,想了想开口说道:“养廉制度。”
说完这四个字后,楚婉依便不再开口了。
听见养廉制度这四个字,朱标立即就明白了。
次日一早,朱标便叫来了东宫詹事府所有的官员。
当朱标说出养廉制度后,官员们一个个很是开心,毕竟这可是要涨工资了,谁又能不开心。
“禀殿下,微臣觉得,官员的俸禄也要跟着民间市场而动,如果俸禄不变,则市场在变,那么对于那些低俸禄的官员并不公平,相反大多官员会无法生存,从而走上不得不贪这一条路上。”
闻言,朱标很是赞同这个说法。
因为官员们俸禄是不变的,那么不代表民间物价不会上涨。
“既然是养廉制度,就要保证官员们基本生活,还有平时的正常开支,各位觉得一位县令应该定多少俸禄合适?”
历史上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令户部重新拟定文武官员的俸禄,把官员每年的俸禄分为禄米、俸钞两项:正一品一千石,从一品九百石,正二品八百石,从二品七百石,正三品六百石,从三品五百石,正四品四百石,从四品三百石,另给三百贯俸钞;正五品二百二十石,从五品一百七十石,另给一百五十贯俸钞;正六品一百二十石,从六品一百一十石,另给九十贯俸钞;正七品百石,从七品九十石,另给六十贯俸钞;正八品七十五石,从八品七十石,另给四十五贯俸钞;正九品六十五石,从九品六十石,另给三十贯俸钞。
所以一个普通县令一个月才六十五石粮食,再加三十贯俸钞。
“微臣觉得,既然是养廉制度,自然要有政绩考核指标,以这个指标来发放奖金,大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另一份俸禄,做的好,自然奖励多,做的不好拿平常奖金,一般则要高一些。”
这话一出,一旁的余金铨坐不住了,他站出来反驳道:“若是这些官员虚报政绩怎么办,若是他们还不满足怎么办?”
余金铨这话无疑是打了先前说话这名官员的脸。
但是朱标却来了兴趣,看向余金铨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这些事?”
见朱标开口了,大家都安静了,皆看向余金铨,想要听听他有什么高论。
“禀殿下,养廉制度是不错,但是也有弊端,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