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七年八月中旬,大明皇太子朱标,彻底对倭国全面宣战。
名曰,倭人屡次犯边,杀害大明沿海百姓,抢掠金银粮食,女子等。
得知这个消息的足义利满慌了,也急了。
派遣倭国大臣毛利三郎觐见大明皇太子殿下。
大明洪武十七年八月二十四,倭国使臣觐见大明皇太子。
军中大帐,毛利三郎畏畏缩缩走着,其后更是带着百余人,百余人更是抬着大大小小的木箱子。
“倭国使臣毛利三郎,觐见大明皇太子殿下。”
大帐外,毛利三郎跪在地上三叩首后道。
“进。”
在帐内响起允许的声音,毛利三郎这才站起身走进大帐内。
帐内两排,皆是大明来此的文臣武将,一个个满眼不善看向走进来的毛利三郎,吓得他大气都不敢出。
主位上,大明皇太子朱标静坐,而在一旁大明皇太子妃则是在看着一本书。
见此一幕,毛利三郎正欲开口。
不料朱标抽了一口烟道:“你们屡次三番犯我大明沿海,洪武五年大明派遣使臣来此,被你们杀了还侮辱其尸,大骂大明不知天高地厚。”
“洪武七年,对我大明福建沿海烧杀抢掠,杀害无辜百姓五百七十二人。”
“洪武九年,再次犯我大明浙江台州,此次杀害百姓一千八百余人,抢夺粮食,金银不计其数。”
“洪武十年,不知悔改,再次犯我大明沿海,杀害渔民百姓。”
“洪武十一年,还有洪武十二年,你们做的这些事都忘记了!”
说着,朱标狠狠的扔掉手里的烟头,咬牙切齿一字一句道:“如今,跟孤来和谈退兵,晚了!”
“回去告诉你们那什么天皇,还有那个足义利满,让他们给孤等着,孤此来势必灭其国,绝其种类!”
说完,还不待毛利三郎开口,两名侍卫立即将他拖了出去。
而毛利三郎装满金银珠宝带来的木箱子,也被侍卫们强扣了下来,这算是一点点利息,因为总账还没有清算。
毛利三郎离开了,孑然一身带着几百人就那么离开了。
他知道,这一仗是无法避免了,倭国根本抵抗不了那么强大的大明。
如今他回去也只能告知足义利满提前做好玉碎的准备。
下午时分,大帐内,楚婉依看向沉思的朱标开口道:“你觉得当今皇上是何人?”
闻言,朱标回过神看向楚婉依,对于她这个问题,朱标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要说朱元璋这个人,有功,也有功,其功过真难以言表。
“在我看来,功则是再造华夏,建立汉王朝,驱逐鞑虏,其过,当时居然将孟子牌位搬出孔庙,便是不认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至理。厉行一君独治,罢宰相,视同仆人,设百官,视同仇寇,说打就打,要杀便杀。”
“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来养大明万计之藩王,苦大明千万之百姓,留大明灭国之患,分人为三六九等,定百姓之祖籍,致大明之后人才调零,灭大明思想之文化,这些事,我早已经知晓。”
“但我如今只能慢慢改变一些,若是渡过洪武二十五继位,之后再大改,再大兴变法一事。”
“率军出征倭国,复仇为一,占地为二,其重为削弱淮西武将一派。”
朱标说完,点燃一根烟,完全不顾身边大惊失色的楚婉依。
“大明王朝1566,相信你也看过吧,其中海瑞大骂嘉靖,你也知道吧。”
“还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青田刘基,还留下了一封书信,只不过这事还要洪武二十五年之后才暴露。”
朱标想到了历史上的刘基,也是挺无辜的,对于他的死也是有着好几种猜测,有人说是被胡惟庸害死的。
还有人说是皇上要他死,当然还有一种猜测就是刘基自杀而死。
此人助朱元璋争取天下一统,而只得诚意伯一爵,一身清贫,至死还不得安休,被淮西一派庆祝嘲讽。
而如今淮西一派仍然势大,其淮西二十四武将皆为安徽省人,这还不可怕吗。
究竟这天下武将只能为安徽省人乎,所谓一家独大其害其大其重。
在胡惟庸案时,朱元璋就收缴了所有的免死铁券。
听着朱标的诉说,楚婉依心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淮西一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