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怜雪买了一本地理志,一本农书,老板收了50文,还帮她用牛皮纸包好。
老板并没有认出她,包完书皮就出门贴搬家告示:小店已转卖,三天内搬走,预购从速。
桌子上还有几包中药,显然是家里有人生病,才考虑卖店铺。
前世她回乡时,老板的铺面变成了酒坊,而买下这间书斋的人,正是李大伟。
风怜雪本来着急回家,现在却纠结是否买下书斋。
她如果请师兄出手,代为买下店铺,是否会干扰李大伟的命数?
如果干扰太大,李家家破人亡,那么她还是会沾上因果。
如果不管,李大伟气运太强,父母还是会给李家当长工。
父母的气运不济,她心里会愧疚,这一趟就白来了。
风怜雪心中烦闷,担心当局者迷,回客栈请教周俊。
毕竟她现在有了更好的师父,有大师兄陪着,她不应该太自以为是。
“书斋老板家人生病,那是他们家的因果,除非拜到你头上,否则你乱帮忙,只会徒增负担。
我先送你回去,你与双亲讲明缘由,他们提出要求,你尽量满足,适可而止。
镇上的情况,我让小二帮忙打听,到时候你想开铺子,买宅院都行。钱不够还有我。”
周俊虽然在凡间走动不多,不过天下事无非就是“名利”二字。
只要钱够,什么消息都能打听。
至于亲情的纠葛,只有师妹快刀斩乱麻才行。
拖得越久,师妹想帮的人越多,修行的时间便不够用了。
师父让他下山,其实也是在给他放假,跳出太皓宗的环境,给自己修行的时机。
周俊昨晚不用担心门派事务,不用担心师父有事托付,哪怕没有灵气滋养,心境却更加开阔。
这一趟下山,看似只有师妹在断尘缘,实际上也是师父在帮他断宗门的尘缘。
“是,多谢大师兄提点,我已备好马车和礼品,这就回家。”
风怜雪豁然开朗,心情好转,说话都有了底气。
现在的她根本不用怕李大伟,也不用太在意李大伟买什么铺子。
李大伟家的破事与她无关,她先安顿好父母,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周俊看得出小师妹对家人的情绪复杂,没有昨日的淡然,想必是触景生情,想到了不少旧事。
他让掌柜继续保留两个房间,先付了半月的房费。
掌柜的没见过这么阔气的年轻人,越发怀疑两人大有来头。
听说两人要回老家看亲戚,还特地打包了两盒特色糕点,一份茶叶。
风怜雪带了灵茶,不过老板送的茶叶留给父母待客也拿得出手,她便笑着收下。
周俊拿出一两银子,嘱咐车夫,“车我来赶,黄昏时分你来平安客栈取车,你须帮我打听几件事……若是消息确切,另外有赏。”
“是!公子放心,小老儿一定办到。”
车夫是个五旬的老丈,本来也不想去乡下,但是小姑娘给钱多,他就接了。
现在小姑娘的哥哥出手也大方,让他在城里打探消息,还不用他颠簸,自然喜笑颜开。
“老丈怎么称呼?”
周俊顺口问道:“万一我回来晚了,好让客栈的伙计寻你。”
“我姓陈,公子唤我陈伯便是。我家住槐花巷,离那个田氏书斋很近的。两位若是回来了,车给田老板也行,都是街坊,好说话。”
陈伯收好银子,脸上红光满面,说话的嗓音都大了。
风怜雪很想打听田氏书斋的事情,想到周俊的提醒,忍住。
“好,多谢陈伯。”
周俊扶风怜雪上车,等风怜雪坐好后,才笑道:“师妹方才有什么想说的,为何没说?”
“是我心性还不够坚定,方才有一瞬间的动摇,若不是大师兄在,我定然想和陈伯打听书斋的事情。”
风怜雪捏了捏手心。
她现在还不算强者,没有那么多余力管其他人的闲事。
若是还像上辈子那样,总是忍不住为别人考虑,那么前世经历的那些痛苦,还会找上她。
大师兄方才只是让陈伯打听新鲜事,各种铺面和宅院的价钱,不需要特别精确,但要知道高低。
看起来好像就是路过的客商询问行情,不会引起陈伯的怀疑。
如果她方才没忍住多说话,陈伯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