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伙计道:
“客官,刘小姐送来了拜帖。”
风怜雪打开拜帖,扫了几眼,倒是有点佩服刘惠的手腕,递给丹砂。
刘惠消息灵通,打听到风怜雪包了一条光秃秃的老街建商铺,想合作。
刘惠家里是做赌场起家,手里的钱多到的够花几辈子,家里人都会做生意。
她平素对吃喝玩乐很有研究,想买下她的商铺,开个胭脂水粉店。
“那刘小姐是李大伟的夫人?”
丹砂不解,“她怎么会想到与你合作?”
风怜雪简要地提了回家断尘缘的事,“刘家不缺钱,我觉得她完全可以自己建铺子。”
“有刘家一起合作,不是多了一股助力吗?”
苍玉也瞅了一眼,摸着下巴思考。
风怜雪摇头,“在银杏村,女孩子打扮得艳丽,就会被骂妖精、还有更难听的。女子只有结婚的时候盛装才不会被说。当然,有钱人家的女子例外。”
“这些人怎么可以这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必要贬低女孩子吧?”
丹砂向来是想这么穿,根本不用管别人脸色。
“人的观念很难改变,但也不是不能,只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风怜雪道:“我会用新的观念来筛选店铺的租客,他们接受便可以得到一个月的免费租金。不接受,原价买。”
“可是,建学堂不是更快吗?”
苍玉说完,打开窗户扫了一眼,“这附近都没有学堂,如果开学堂,肯定有很多人愿意来读的。”
“开学堂得他们自己想到,而不是我们准备好,请他们上学。”
风怜雪拿出了之前做的图纸,铺在了桌面上。
“镇上大户人家有二十多户,家里都有私塾。公立的学堂破败老旧,没人捐钱修缮,大家宁可自家孩子去做工,赚点零花钱,也不想给孩子花钱买一本书。”
“镇上唯一的书店已经改成了酒坊,书店老板家里人生病,回了老家。”
“现在镇上的人都没觉得失去书店有什么不便,因为读书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变成银子,大家看不到好处,又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不如用脑力换点现钱。”
风怜雪说着,便点了点自己规划的商铺,
“我们挑的这块商铺,先买了地,才开了银杏村的码头。买地之前,地价很便宜。但是码头的工程量不大,开了之后,那里离银杏村近,路过的人会注意到这条新街,如果本地人看不到这里的价值,那么、外地人来买,我也不介意。”
“你的意思是,让本地人有危机感?”
丹砂理着思路,试图代入村民们的想法。
“不错。修码头他们不用花钱,还有工作。但商铺不一样,这里是我的免租计划。你们看看要不要改进?”
风怜雪拿出了一份手札——
商户免租条件:
一、摊主为女子,有一技之长,读书识字优先,若无、需要在半个时辰内背诵《商户诚信协议》,当次不通过,当月不得再次申请;
二、免租期为一个月,先到先得,一户只能一人获得,不可重复申请;
三、获得免租期的摊主,必须维持铺面整洁,诚信经营,不得违反协议,假公济私,擅自更改摊位用途。
……
风怜雪希望给镇上的女子机会,让她们在安全的环境里挣钱,过上体面的生活,而不是被家务事淹没才华。
不论是卖米粮油面、果蔬禽蛋,还是包子饺子、小炒零嘴,只要她们敢来,她就敢给机会。
她们体验到了赚钱的快乐,就不会轻易放弃。她们留下一部分维持生活,上交的租金,可以用来支援自己想要的新工程。
不管是学堂、书店、还是镖局、住宅,由她们所有的摊主各自捐钱表决,得到摊主支持最多的工程,会优先建造。
她让安排人手盯着工程,工跟进摊主们的生意,务必让银河新街,成为女子的聚集地,让她们有一处自己的家,自己的店,可以选择过不嫁人的生活。
也许这样的梦想会遭到无数人的阻力,但不试一试,她不甘心。
“阿雪为何只给女子机会,不给男子机会?这样对男子不公平。”
苍玉本能地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妥。
“若是苍玉哥哥觉得不妥,可以自己出钱做工程,养那些穷困潦倒的男子。”
风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