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知否:梁家庶子 > 第九章 县令来访

第九章 县令来访

梁泽闻言打量着十几匹辽国战马,他并不懂相马。

但就像人一样,有的人气质不凡,乍一看就觉得不一般。

马也一样,而且有了对比,差异更加明显。

梁泽统领的这一营虽然是步兵,但是军中也有些马。

而且他也看过军中的骑兵,和辽国战马比起来,宋军军中的战马精气神上看着就了一截。

而且辽国战马比宋军战马更加壮硕高大。

“这也正常,大宋不也封锁铁流入辽国么。”

梁泽对这些看的很开,后世都地球村了,各国直接不还相互封锁各种高端技术。

辽国又不傻,怎么可能把好马卖给大宋。

卖给大宋的都是一些次等马,而且价格还远超任何朝代。

但即便如此,大宋也得买,不然没有骑兵,太被动了。

不过大宋也知道不能受制于人,开始自己养马。

但是养出来的马,数量少不说,和辽国高价卖给大宋的次等马比起来都略有不如,更别说和辽国那些优质战马相比了。

“以前我只听辽国骑兵厉害,还以为是夸大其词,今日一见才知道我有些坐井观天了。有了防备的情况下,还是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沈从兴叹了一口气说道。

“沈兄别因此伤神了,不管如何,我们最起码打退了辽国骑兵,保住了粮草。”梁泽安慰道。

辽国骑兵虽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对付。

汉家王朝自古以来摸索出很多对付骑兵的办法。

在梁泽看来还是朝廷的问题,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军队再强也没用。

宋朝军事弱,却不意味军队弱。

说白了就是朝廷太扯淡了,别的朝代有外戚专权的,有太监专权的,也有武将拥兵自重的。

之所以出现这些原因,很多都是皇帝为了平衡之道捧出来的。

最常见的就是文武相互制衡,但是和平下来,文官势大,武将难以制衡,为了保持平衡,皇帝就会重用外戚,或者宦官。

就拿明朝来说,为了制衡锦衣卫,后面弄出东厂,结果东厂制衡了锦衣卫,为了制衡东厂,又搞出个西厂,最后还搞出了一个内厂。

虽然这样的效果也不好,但是像宋朝这样,直接重文轻武,让文官一家独大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

文官一家独大没有制衡,内部却争斗不止。

但凡出现一个能打的,要不了多久就被文官给整死了。

文官统领武将也不是不行,历史上文官掌军打了胜仗的多不胜数,光是宋朝就有很多例子。

宋朝又不少相公,都曾经领兵打过仗。

然而这些人并不会一直在军中,只是临时的罢了,打了胜仗升迁进入中枢,以后基本就没有领兵的机会了。

毕竟宋朝重文轻武的根本原因,就是防止武将造反。

文臣本就掌握着很大的权利,若是有了兵权,岂不是威胁更大。

所以皇帝不可能让他们在军中待的太久。

种种原因才导致了弱宋之名,若是不解决这些,军队再强,也没有用。

梁泽只是一个勋爵子弟,如今参军也属于武将,这种东西他根本改变不了,也没有那个能力。

“是啊,保住了粮草就行,这些事自有朝中相公们头疼,我一个厢军的副都指挥使,这辈子几乎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操心这些做什么。”沈从兴自嘲一笑。

打仗是禁军的事,厢军驻守地方,平日里也就剿剿匪罢了。

最多战时帮着押运粮草罢了。

当然了,禁军损失大,会从厢军抽调兵马补充。

理论上来说,厢军也有进入禁军的机会。

特别是各地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

他们官职基本到头了,再升也只能进入禁军了。

然而沈从兴却完全没有机会,因为他的姐姐嫁给了禹州团练使赵宗全。

赵宗全是宗室子弟,以大宋对宗室子弟的限制,他这辈子能做到厢军都指挥使就到头了,根本没机会进入禁军。

梁泽没想那么深远,还以为沈从兴是因为心有抱负,却在地方上蹉跎度日,心里憋屈,安慰了他几句。

沈从兴笑了笑也没解释,说道:“不说这些了,马肉应该快炖好了,咱们也去吃点,吃完早点出发,再耽搁下去,天黑可到不了柳县了。”

……

马肉几乎都是瘦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