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那么,这些人不是来抓我回去受刑的吗?”他指着门口站成一排的大内侍卫问。
“吕大人真是幽默。”曹正淳闻言,摇摇头,笑着说:“这些天来,大人府前聚集了太多京城的文人学子,人多眼杂,恐怕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对你不利,所以陛下派了大内侍卫前来保护。”
“况且,你在朝堂上仗义执言,痛斥奸臣,维护了大乾江山的稳定,这是千古之功,陛下怎么会杀你呢?”
吕超听了,再也忍不住了。什么千古之功,我只是想死啊!你要是不想杀我,还不如别派人来。
吕超内心咆哮,但脸上还是保持着微笑。他双手背在身后,仰头看向天空,露出一副视功名为粪土的表情说:“功名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吕大人真是高尚情操!”旁边的曹正淳听后,由衷地敬佩。
而那些被大内侍卫挤到墙角的文人学子们,听到这句话,如同见到初恋般激动,几乎要尿裤子了。
“功名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这……这正是我们儒家的至理名言,是儒家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啊。”
“如果说吕大人之前的诗句为我们文人指明了修行之路,那么这句诗就为我们读书人指明了修行后的入世目标……”
“那就是要实现社会安宁!”
“儒家之道显现了!儒家之道显现了!”
“吕大人,堪称当代读书人的启蒙导师啊。”
文人们纷纷点头赞同。
一位手持白纸扇的书生接着说:“的确,听吕大人的言论,我久未启用的文心似乎开始苏醒。各位朋友,以后去勾栏听曲就别喊我了。”
他转身就要走。
“刘兄要去哪里?”旁边的同伴见状连忙问。
“当然是回去读书!”
刘姓书生回头答道,又补充:“王兄,如果你还继续沉溺于勾栏,别怪我割舍我们多年的友情。”
这番话让好友火冒三丈:“你这个刘大,竟敢小看我!别以为只有你的文心复苏,我王权也不逊色。哼,我们就比一比,看是谁先凝聚出文心!”
说完,他拂袖而去。
“好!好!好!”
刘姓书生听完,大笑三声,也离开了。
其余聚在角落的书生们起初被吕超的诗句震撼,现在看到刘、王二人的赌约,也被激励起来。他们相互交谈后,都表现出决心苦读的样子,纷纷散去。
很快,只剩下青衣女子和那位老农。
“你看,我说你小看了这位吕修撰吧。”
老农笑着对青衣女子说。
“哼!”
青衣女子赌气地转过头,跺脚说:“走了!”
......
在皇城中,握着监天镜的徐圣康目睹了吕超的一切。
“功名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听到这话,他的内心防线瞬间崩溃。
这样的正直忠臣,难道只是幻想吗?
徐圣康此刻想立即撤销命令,让吕超留在身边,但他想起魏斯昨晚的话,只能强行抑制住这个冲动。
“吕卿......”
徐圣康的手微微颤抖,握成了拳。
“希望你不怨恨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