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这般挑衅天命,自然无法幸存。
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倒在了剑下。
但他的作为,却激发了两位长者无尽的思索。
儒道与武道、仙道、魔道迥异。
因他们追求的核心仍是个人之力。
而儒道则不然,儒士有着独特的精神追求。
治国有方,贫贱修身。
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许多人的实际行动。
每个读书人在初次捧书时,都怀揣改变世界的梦想。
因为那是圣贤之书传授的理念。
然而,世界岂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他们甚至不知何为方向。
对于许多儒门子弟而言,他们不畏艰难,只怕无从下手。
现在,吕超却指明了一条道路。
他所行之路,每一步都引人深思。
\"此子胸藏丘壑,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短髯老者眼中闪烁着激动。
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他,此刻情绪失控。
由此可见,他有多么震撼。
\"他还如此年轻,已有完整之道,令人惊叹的是他走得分外坚定,毫无迷茫,仿佛...\"
\"他知晓何为正确的解答。\"
长髯老者更多的是沉思,而非激动。
吕超的每一步,似乎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步都直指社会的痛点。
这不是偶然。
\"王兄,你说沿此道前行,能否构筑圣人理想中的世界?\"
短髯老者问道。
若在他在世的时代说这话,必定会在儒门弟子间激起巨大反响。
因为圣人所追求的世界,长久以来只是幻象。
是众人努力的方向,却无人相信能成真。
何谓圣人所追求的世界?
其实并不复杂。
圣人追寻的世界,四个字足以概括。
天下大同!
细分下去,大致可归纳为三个目标。
首先,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仓廪充实方知礼仪,衣食丰足方懂荣辱。
未解决温饱,哪有余力追求其他事物?
首先确保温饱,是最基本的目标...
然而,仅此一点,便已难比登天。
瞧瞧当今的大乾帝国,遍布着奇异的魔法森林与梦幻般的天空之城。
无数生灵挣扎求存,流离失所的难民在幽灵般的雾气中饿毙。
多少灵魂,因生活的艰辛被迫遁入神秘的阴影之地……历史的书卷中,如此境况占据了主导。
第二个目标,乃是要实现资源的公正分配。
资源可视为魔法力量,当然无法令众人皆平等,但力求公平至关重要。
遵循均衡之道,哪怕贫困的民众也能心怀宽慰,生活安然无恙。
统治者不必为了扩张疆域而战火连绵,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而和谐的梦幻国度。
第三个目标,即普及知识的光芒。
未经教育的凡人,哪怕享受无尽的美食与华服,也无法触及卓越的巅峰。
教育不必追求高深,至少要懂得文字,明白尊礼崇德的真谛。
以上三者,正是先知们所描绘的乌托邦。
千百年来,儒家子弟为此奋斗,却始终望不见曙光。
可此刻,在吕超短暂的试炼旅程中,他们竟目睹了一条清晰的道路。
吕超所塑造的,岂不正是一个大同世界?
他竭力让弱势族群重获尊严,让弱者拥有成为英雄的可能。
短须长者激动的并非这些事本身,而是它们揭示了梦想成真的可能。
“五亩之宅,种以灵桑,年迈者得以身披丝绸。”
“鸡鸭犬豕,适时繁衍,古稀之人可尝肉之滋味。”
“百亩良田,顺应时节,每户人家远离饥饿;敬重学院,传承孝悌,白发之人不再负重疾行。”
“古稀之年,丝衣肉食,人民免于饥寒……”
长须长者低语,这是昔日贤者留下的箴言。
曾几何时,这些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幻想,如今由吕超付诸实践。
这带给他们的震撼……
史无前例,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