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绝灵黑域的消息,李玄宇便安心返回宗门,又挨个通知圣兽峰上师母和各位师兄师姐关于陆杰龙的近况。
李玄宇去到陈天枢庭院时,陈天枢正与赵嘉蓉一起论道谈心,分享各自的修行所得。
两人见李玄宇前来,招呼李玄宇坐下,等着他说完师父陆杰龙的近况,两人也长舒一口气,随后干脆带着李玄宇继续分享各自的修行心得。
陈天枢第一个开始讲述,讲的内容很实用,是一些关于五行术法的具体环境应用。
“‘五行之类,有其性而散其源。盖天地之物,莫不以阴阳而论,详备者又可以五行而分金、木、水、火、土。有五行而有万法,万法之用,也宜与五行之性相兼。’
这是我当年在一处破落的修士洞府内找到的一本术法心得上所写的一段话。有五行而有万法,所有的术法都可以按照五行做归类,有的为单属,有的为多属,但终究离不开五行的关系。
单属术法即具五行之一的术法,而双属便是五行之二或五行之三的结合术法,我也很少见过五行之四或五行全备的术法。
多属术法变化多端,深奥复杂,所以目前我的探索研究也主要是放在单属法术上。单属法术在使用时如果考虑五行间的相生相克之理,便可相应的增强或减弱术法的威力。
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我的实践运用,我发现施展术法环境也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术法的威力,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在对敌使用术法时可以提前布置一片自己所能使用单属法术的环境,这有利于我们节省法力,在不增强法力输出的情况下增强术法威力,同样也可以更高效地抵御对手术法伤害,我将这样的环境布置称之为‘生克法境’!”
“大师兄,那这个‘生克法境’又具体是怎样布置的呢?”李玄宇如此问道。
陈天枢回答道,“嗯…我所用的方法是借助一些本身具有强大威力的术法和束法灵符改变所处环境,例如选用‘火烈术’攻击地面,以此凝聚一处岩浆之地,再将束法符打入岩浆内,使这样的岩浆场保存一定时间,以此凝聚一片火灵气环境场,增强后续火行术法的威力和减弱水行和金行术法威力。”
“以威力强大的术法强行改变区域环境,又以灵符加持灵气环境,大师兄的‘生克法境’确实是将五行生克的道理充分运用了出来啊。
不过我的太极鱼佩和玄元道体似乎都是以阴阳平衡,顺其自然为道则法蕴。这样的术法之理与我的道法追求也不相符。不过大师兄所言也有一些我可以借鉴的地方。”李玄宇听了陈天枢的术法心得,也明白自己不适合采用,便转而开始思考起这个术法心得可以借鉴的一些方面。
旁边的赵嘉蓉也思考着陈天枢的术法心得,待思考的差不多了,便开始第二个分享自己的一些修行心得。
赵嘉蓉的修行心得与灵兽培育有关,主要内容是关于灵兽的进阶方面。
“许多人认为灵兽的进阶都主要在于其体内血脉的追本溯源强化,但我有个想法便是寻求一种新的进阶,相对于溯古而选择新生,力求在灵兽进阶时通过强化灵兽本身的神魂强度和灵性强度而让灵兽进阶成为一种新的灵兽种。
我和师父也聊过这个话题,不过目前我们的实验还没有能够培育出新的灵兽种,不过我觉得这个灵兽培养进阶方向还是有未来的!”
赵嘉蓉的分享结束了,李玄宇从其中又找到了一些自己可以去思考借鉴发展的东西。
接下来是李玄宇的修行心得分享,李玄宇分享的内容是一些关于道法的思考。
“第一次分享自己的修仙心得,况且我的修行时间也不长,如果有说的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师兄师姐见谅。
我分享的是一些关于道法的思考。世间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这个东西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
上古不知何人将之谓之‘道’,我们看不见‘道’的形象外观,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我们修士修行破除自然规律之约束,但又要遵循着规律的运行,这虽然矛盾,但又是修行存在发展的必然。不突破自然规律,我们便永远沉沦在生死的轮回,但不遵循规律,我们又无法触碰到修行的未来。所以我认为世间的规律即‘道’便有无数条,这些‘道’构成了世间的一切存在。
‘道’有小有大,修行在我们眼里都是大道,这个大道中有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小道,我们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