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前来果园应聘的有十多个人,他们都是灵源村的人,大学毕业后,没找到正式工作,他们有的曾在城市里做过各种工作,有的则一直在家乡读书、考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稳定的作。
在这个十多人中,有一个名叫唐淳的,和唐宁同属安康村,他是一个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的年轻人。
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城市里做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但是觉得工作太过繁忙,没有太多的个人时间,前段时间刚刚辞职回到家乡。
唐淳在村里听说果园正在招聘员工,于是就前来应聘。
他觉得,在果园里工作可以让他亲近大自然,治愈一下以前因为繁重工作任务造成的心理负担,还能照顾到家里,这对他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唐宁与他聊过几句,觉得他还挺有想法的,暂时将他留下来了,先试用一段时间。
在唐淳后面,唐宁又面试了几个人,选了两个小女生当会计和出纳。
唐宁决定将唐小五带在身边培养一段时间,以后让他专门负责管理园区内的工人。
还有一人是隔壁村的,名叫马伯权,唐宁觉得他在果园内适合当个管理者。
马伯权以前在大公司干过,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领导能力,而且对果园的工作也有着深入的了解。
唐宁记得这位刚刚可是开着大奔来的,不由得有些好奇。
“马叔叔,我看过您的简历,冒昧的问一句,您是怎么会想起来我们这个小公司应聘的呢?我听别人说,您回来可是养老的,您也知道,我们这个小公司成立没几年,和您以往待过的大公司可没什么可比性。”
马伯权淡然一笑:“阿宁,叔叔今天也跟你交个底,我的儿女都去了国外,家里就一个老父亲,也不愿意去城里住,我一开始想着这养老钱也挣够了,干脆回来和老父亲一起生活,一是方便照顾他,二呢也是想多陪陪他。没想到 他身体比我还硬朗,七老八十的人了,每天都还下田干活,拦都拦不住。我待家里也没什么事,听说你这里需要人,干脆来发挥点余热,主要就是为了打发一下时间。而且,我认为人不能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还应该有点精神上的追求。你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我看重的是你们公司未来发展的潜能,我相信,在这里,我还可以找回的工作乐趣和成就感。”
听他这么一说,唐宁也能理解,这农村的老人,除非实在动弹不了的,大多数还是愿意去田里转转,六七十岁还能健步如飞,下地干活的老人比比皆是,像马伯权这种五十出头就闲下来的人确实很少,也难怪他在家里待不住。
“那行,马叔您就先在我这里干着,有啥问题您随时跟我说,我尽量给您解决。”
唐宁相信自己的眼光,马伯权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管理者,管理这小小的果园,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挑战性,她相信对方能够安排好员工完成果园的各项工作,并且把果园管理得更好。
果然,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唐宁并没有看错人,自从马伯权接手果园基地的管理工作后,他首先对果园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然后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他开始关注果树的营养需求,改善土壤质量,推广有机农业,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他甚至主动向技术员学习与果树相关的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弥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
此外,他还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
自从马伯权开始接手果园基地的管理工作,唐宁就感到非常满意,她可以放心地将这些工作交给他,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目前,园区最需要的操心的,就是组建一个长期干活的团队,要知道,等过段时间,秋收开始,这些临时工就全都回家收玉米去了,果园完全请不到人来干活。
这件事情,唐宁决定询问一下唐小五的意见,他对这附近几个小村的人比较熟,从这些临时工中选出十多人组建两个队伍不是什么难事。
唐宁觉得以后可以放手将果园交给马伯权管理,再慢慢将小五培养起来,以后即使马伯权走了,也不至于让园区的管理混乱。
她是完全不担心以后他们有什么坏心思的,还有老黑在呢,也不会有人敢损坏果园的利益。
一整个上午,唐宁和小五就忙活着,从这些应聘的人里面,选择适合留在果园里的人。
他们仔细地与前来应聘的人交谈,了解了他们的技能和经验,在面试中,唐宁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