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带领下,经过长途奔袭摸向龙源军团的军营,而溃退下来的,尚有战斗力的组成第二梯队,要求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随时发起攻击,另外派出两个小队,携带号角向两翼出发,在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下,吹响号角,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扰乱敌军军心。
战斗在黎明前夕打响,攻击从左中右三个地方同时展开。战斗一开始确实顺利,原因很简单,人和方面,龙源确实轻敌了,大乘国的兵士虽然没有遇到硬仗,但是经过连日的奔波,累了,还有很多军队分散在铁氏地域的其他地方;而矮人兵士同仇敌忾,抱着必死之心守卫疆土,血战复仇。天时方面,天降大雾加上黑夜,这是矮人军团主动选择的开战时间。地利方面,大乘国的地利劣势太明显,毕竟这是跑到了别人家地盘干架,人生地不熟,对矮人兵士来讲,这些地方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矮人兵士苦练的、用于对付鹏鸟的铁盾旋风斩在大乘国龙源军团这里得到了实战检验。
龙源在睡梦中被夜袭惊醒,不过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每有征伐,龙源都要求兵士和衣而眠,如果遇到夜袭,可以第一时间反击。龙源踏出大帐的时候,他的侍卫已经保护在大帐之前了。
龙源通过声音判断攻击方向后,立刻让盾牌兵士凸前,列阵以待,形成了第一道防线。他不管前方的混乱,任其厮杀,又让兵士点燃了两个军帐,要借助大火看清战场的局势,可惜大火能驱散黑夜,却驱不散大雾。这个时候,龙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天气的战斗,可能引起大量的误伤。龙源不愧是当世名将,他将弓箭兵放置于盾牌兵之后,骑兵向两翼迂回,随时发起冲击,布局完毕后,让信号兵吹起号角,这不是冲锋的号角,而是每当遇到夜袭的时候,混战在一线的兵士迅速向两翼撤退,给敌人留出直接攻击的路线,剩下的就交给盾牌兵和弓箭兵了。这也是龙源的副将在后期回忆此战时,对自己军队布局的总结。
文奈没有进行战前动员,他就一个打法,咬死敌人有生力量,不给他们一点机会,尤其大雾天气,于己不利,于敌人更不利。三股力量,铁氏兵士突前,冬氏和文氏兵士在两翼,形成一个品字形攻击阵型,相互之间的距离很远,约定战斗一开始,都向中间汇集。他们悄悄地在大雾中朦胧的火光引导下,突入了军营,巡逻的兵士又打盹了,就这样,火攻营帐和解决巡逻兵士一起开始,在最外围的大乘兵士遭殃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中,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在混战中,局势按照文奈的设想进行中,军营外围的兵士在受到攻击后,迅速向中间后退集中,而矮人三个兵团则紧紧咬住不松口,很快他们就相聚了,越战越精神。
此战的重点就在铁氏冲击的中央地带,这是通向龙源军帐的方向,在冲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速度放缓了,龙源野战部队的士兵,军事素质还是相当强悍的,不少兵士在倒下后,忍住伤痛,奋不顾身地反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倒下的双方兵士都在不断地增加,大乘国的兵士更多。
随着大乘国号角的响起,挡在矮人三军前面的兵士开始向两翼撤退,文奈和其他将领看到正前方有一条朦胧的火龙正在向他们有序地靠近,他们作为军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是大乘国的正常的军阵,如果此时突击的话,可能会受到他们盾牌兵的阻击,同时也会成为弓箭兵的活靶子。
文奈:“咬死撤退的兵士,跟我来。”
随着文奈的一声号令,三军紧紧咬住了向右方撤退的大乘国兵士,一边在撤退,一边紧跟着掩杀,龙源军团的右翼完全大乱。战场瞬息万变,龙源根据声音判断,是右翼的兵士被敌人咬上了,他赶紧命令变阵,所有的兵士转向右翼,并快速靠近,弓箭兵适时地发起攻击,这个时候,龙源已经顾不得自己的兵士了。这个时间段,应该是矮人兵士死伤最惨的一刹那,在明白遭到了敌人无差别的弓箭攻击后,他们放弃了厮杀,赶紧用盾牌保护自己的躯体,无情地弓箭密密麻麻地倾斜在这个阵地上,不过后期的弓箭基本上没有起到多大的杀伤作用。
弓箭兵的攻击停止了,该到骑兵出场了,剩余的三军赶紧组成品字形军阵,严阵以待,虽然三个矮人国家以前没有正式和大乘国交战,不代表他们不研究大乘国的行军布阵,所以矮人赶紧将盾牌和手中的短枪有机组合,同时抽出了腰间的短剑。
五千名骑兵集中在一起,向右翼,向着隐身在黑夜、大雾中的敌人发起了冲击,他们举着寒冷的宝剑,可是,却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寄希望马匹的撞击能够有效地杀伤敌人,确实,在大乘骑兵的冲击下,矮人兵士有小部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