叟的解释后,更增加了想要见一面的欲望。对小王子,此行也只能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形容。不过不要紧,他们知道婆婆还在这里,完全可以等天驰国之行结束之后再来拜访。也正让遥一取一些金币交给老叟,算是下一次来的定金。
老叟哈哈大笑起来,赶紧推辞不受:“你给我这些东西,我也没地方用呀!下一次来,带些酒水来就好了,看到前方小山上的一根木棒了吗?放倒它,我就会过来!一般人不知道,要不是这个小妮子,我是不会告诉你们的!”
老叟说完后,便向山湖相间的深处走去,他的小舟就在那里。
也正和老叟告别后,在冷霄的带领下,进入了天驰国地域内。
在天驰国内,一行人看到了很多流民,冷霄告诉也正,这些人是甸中流民,战乱让他们流离失所。
此情此景,也正仿佛看到了御镇邦被大本营占领后的惨状了,他再一次经历了心灵上的洗礼。国破之日,民生多艰,即便活着,生不如死,躺在路上死去的无论老幼,终于离开了不舍却又不得不舍得亲人、故土,活着的人继续低着头走下去。
遥一本来想将自带的食物拿出来,被也正制止了。
也正:“别轻举妄动,容易引起骚乱,可能我们的善心会害死很多人,包括我们。你赶紧跟着冷霄往前走,看看前方有没有店面,可以提供这些人一些粥水。”
遥一和冷霄、三苏飞速往前赶去。也正和白叶、冷云在后面慢慢地走着。
也正:“你能说说你们国家的情况吗?我想听听。”
冷云:“具体的情况,我确实不知道,我就是王女的婢女,没有人给我说起过。”
也正:“随便说,包括你自己的情况,知道多少、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说错了也没关系,就当陪着白叶师兄和我解闷了!”
在也正的鼓励下,冷云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她和哥哥出生在山里,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她和哥哥也练的一身好功夫,母亲则在家从事针线。后来碰巧遇到王女经过她们的山林,那个时候,冷云不知道王女是什么意思,就看她们的衣装非常华丽,王女问她问题,她也回答的有板有眼儿,王女很喜欢她,就想把她留在身边,可是她不想离开父母和哥哥,王女干脆连同她的家人一同带进了王都。慢慢地,她和哥哥适应了王都的生活,但是父母却越发想念家乡,后来还是拗不过父母的脾气,哥哥亲自护送他们回到了家乡。她自从和王女见面后,就顺利地成为了王女的一名亲兵。
王女经常发愁,听她的意思是因为甸中国邦有着丰富的金矿,新国主过度重视资源开发,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军队,军队不再是国防的支柱,而成为国主监督金矿开采的工具。
王女还谈起以前建国时候的情况,那也是老一辈人经常的谈资和骄傲,据说在老国主的带领下,军队战力和周边国家相比,也是处于一个水平的。但是老国主非常健硕,他的长子都没有活过他,后来又有了小儿子,也就是新国主,他是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中长大的,老国主没有发现这些不足,最终国家所托非人。王女虽然比新国主还小,但是她懂事,如果是王女能够担任国主的话,国家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也正听了冷云的回忆,虽然有点散,但是也能明白个大概,那就是新国主成了个生意人,尽想着发财去了。这样的国家不亡国才怪呢!有时候,女人的眼光要比男人的眼光还犀利,家里应该有个贤内助,国中应该聚集更多的贤臣,这才是宝,这才是财富。
渐渐靠近了人烟旺盛的小城镇了。通过和天驰国的人员交流,也正从侧面了解到,天驰国是一个仁义满满的国度,国主已经派出了大量的人力来疏导甸中的流民,调运了许多粮食保证流民的饮食,不能温饱,但是活命还是可以的。
尽量减少疾病带来的伤亡,很多的馆舍也被临时征用,用于安排流民中的弱者,附近的村镇城市,已经着手安排新房屋的建设,争取用三个月的时间,将甸中国家的后遗症全部化解。
白叶师兄告诉也正,亚夫老师曾经来过天驰国,那时候,天驰国还属于野蛮之地,亚夫告诉最初的天驰国国主,应该教化万民向善同心,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民众则国盛,人是才也!
亚夫老师隔了数年后,又一次造访了天驰国,他有幸成为第二次拜访的成员之一。据说天驰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惜当年的故人已经远行了。他曾经严格地执行了亚夫老师的理论,但是他忘了培养子孙,结果在孙子那一代,国家交给了别人。
亚夫和新国主交流,还是曾经的理论,新国主也非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