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还传来了猛兽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猛犸象战队。大本营军团应该在百丈关这里留下了五万兵士的伤亡数量,我们这些盟军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如果不是经过战争的军人,恐怕都吓傻了,尸体堆积的比人还高。御镇邦的将士也是渐渐往后退,开始还很缓慢,后来就变得比较快了,我猜应该是将士们的战斗力已经耗光了,毕竟这是一天一夜的面对面的捉对厮杀,比夏仲国的王都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瞒亲王,在这种惨烈的厮杀前,我也担忧前途存亡,借口夏仲国王都需要镇守,没有进入御镇邦。后来听了长治国相的话,赶紧派出快马,秘密地从御镇邦域内撤出了夏仲国的军队。”
也正:“可恨的是他们竟然踏着自己将士的身体前进,数十万大军竟然连自己的兵士都不顾了,称呼他们战争机器不为过啊!”
火兜一直点头附和也正亲王的观点。
遥一:“我也是收集了鲜尧城、王都的军队,在完成尧江水淹白华山的任务后,才回到西线,和常治国相、火兜国主在此地相遇。常治国相命令虎丘国军队完成了伤者的抢救之后,又将战死西线的敌我双方将士进行了归整,因为尸体比较多,所以就将御镇邦的将士葬在了通往王都龙城大道旁边的飞云渡,大本营的兵士全部葬在了百丈关外。虎丘国和夏仲国的善后事宜,是对双方战死沙场将士最大的尊重。”
火兜:“遥一将军如此评价,我感到非常惭愧,我觉得此功劳应当由虎丘国的常治国相认领,老国相也是日夜操劳,不幸染病。本来我们是打算一起在西线迎接亲王大驾的。”
也正:“我对老国相也是只闻其名,未得机遇一识尊颜。有机会,我需要好好向他老人家请教请教。当面感谢对御镇邦的暗助之恩。”
火兜:“亲王有此愿望,我当奉陪,夏仲国也必须感谢老国相的抬棺劝谏之恩。”
也正也给了火兜国主一个台阶下,和他击掌为誓。
看着火兜消失的身影,遥一单独向也正汇报:“我已经命令兵士找到了鳌毅老将军的战甲了,并把它单独供奉了起来,是不是应该单独给老将军立个衣冠冢?需要亲王决断!”
也正听了遥一的话后,抬头看向了天空、远方,眼泪夺眶而出,他慢慢地走到了外院,王女紧紧跟随搀扶着,并将一块手绢递给了他。
良久,也正对遥一说道:“战争的原委已经很明朗了,我现在更想知道还有多少幸存者,我要让他们享受更高的荣誉,我盼望着他们回来,我更要让他们荣归故里,包括战死的,一一造册,战争前颁布的特殊政策,在他们身上永远有用,你要专门成立西线死难将士安顿署,派出可靠细心之人行事。你就不要具体负责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王女:“亲王也不要太伤心了,将士们都是为国家而战,他们自从踏入这个行伍,就已经知道了命运结局,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在生还者归来之前,一改因战争引起的颓废之态,这一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健全的人,压力更大啊!”
也正:“你说的很对,我们会尽快地恢复御镇邦曾经的荣光,你要帮我!”
王女:“任人这一方面,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就等着你种的种子发芽、结出硕果了!”
也正:“也不知道亚夫老师怎么样了?他又走了半年多了。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陪着他云游四方,还是我们几个人,这一次再加上我的王妃。”
王女笑了,笑得非常欣慰。
随后,也正命令遥一迅速与虎丘国的国相常治取得联系,争取尽快接回西线的伤残将士,他要亲自率领他们祭拜所有在西线阵亡的将士们。
同时,他让遥一邀请仍留在燕都城的夏仲国国主火兜,一起去一趟天涯山。那里曾经是大本营在夏仲国坚守的核心地,他想去查探一番,带着学习的目的。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遥一和火兜国主沟通过后,先派出了卫队对天涯山进行搜寻,找寻特殊点,以便有目标地探寻。
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卫队传来消息,他们在天涯山下面的山涧隐蔽处找到了一个人工挖掘的山道,顺着方向行进直通百丈关正下方,临近百丈关的地方被塌陷埋没,现如今已经挖通。
遥一赶紧向也正汇报了情况,并陪着也正和火兜国主在百丈关亲自目睹了大本营的这项战争工程。
火兜:“他们有这个能力,还不如直接翻过山岭越过西线,直接偷袭,那样岂不更加省事。我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步兵,带足了粮食,完全可以做的到。”
也正:“可惜火兜国主不是他们的统帅,否则,我西部战线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