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戛然而止。
下一页,在一幅简朴的插画旁,配上了详细的文字:这一天,村民等来的不是前来征粮的士兵,而是一个白头发的中年人——那人自称钟镇吟,并向村民告知,那群曾压迫他们的士兵,已经被他和他的氏族击败与收编,从现在起,那些士兵的指挥权在他手里,而他,则为了和平与各村庄交流。
最开始,村民根本不信,有的甚至企图驱逐他,但他施展出了超强的魔法,将驱逐者打得哑口无言。在那个时候,虽然魔法已被人认知并用于生活中,但并没有那么出众的魔法战斗者。话虽如此,钟镇吟并没有下狠手,他始终主张着自己的和平交流观念,奇怪的是,自他造访之日起,那些士兵还真的没来过了。于是,人们开始接受他,并认可了钟镇吟的和平来往。
“一个人就与这些村庄交谈吗?”
“一个人。至今有旧村庄的后裔将这个故事流传了下来。怎么说呢?不仅战斗能力强,还有胆识,还有领导力,正是这样他才能凝聚起周边的村庄吧?钟镇吟造访的时间并没有明说,是因为他一个人一口气走遍了河流周边所有的村庄,这是一条时间线。”
再往后看,书上的内容跟杨鑫讲的一样,那就跳过吧......然后是,聚拢了村民,让曾经仇视的大家团结了起来,钟镇吟最终选择了河流的分叉夹角作为自己的据点,建立了初期的硕鲁。再随后,四大家族发展,开始辅佐钟家,再往后,河流边上的树木开始被砍伐,一个王城的初期形象就此成型。
接下来,就是笼络更远范围的村庄,将硕鲁发展成真正有自己领土的国家。但是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并不是所有村庄都会顺从,不止如此,有些村庄的人就以掠夺为生,有点连发展情况都赶上了硕鲁,为了保护硕鲁与那些尚未结盟的村庄,战争不可避免地打响了。钟镇吟凭借自己卓越的领导能力,在硕鲁各地奔走,带领军队击败那些恶人,将那些受到庇护的村庄收入自己领土,直到最后,形成了硕鲁如今的领土范围。
“所以王宫边上那个钟镇吟骑马的雕像,就是在讲这件事吗?”
“征服是必不可少的,不是吗?钟家作为王族,也是相当重视国民的,所以大部分人,甚至那些被武力征服的,都输得心服口服,至于少数不服的,我想结局你也能猜到......总而言之,没有钟镇吟,就没有现在的硕鲁。”
然而,这个时候的钟镇吟已经步入暮年,他回到王城,下令继续修筑王城,却没能活到王城最终修成的那天......但是,新的钟家人站了出来,那领导力几乎是家传的,大家都很乐意在新的王的领导下生活。最终,王城建成,为了纪念钟镇吟为硕鲁的兴起所做的贡献,国王最终将王城命名为“守兴”。
再往后,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事变,国王更替,直到现在的钟傅恩,随后,硕鲁与其他国家的冲突爆发,四国战争打响,直到战斗结束进入和平时期。接下来的篇章,就是一些与发展有关的东西了,战争结束后,为了加强四国交流,四国开始适应并允许其他国家的货币流通,很快,便形成了大陆统一的金币,还有各国的商业越来越发达,交流越来越多,安索市也即将建立......看来这本书的编辑节点在安索市建成前。
后面的内容就有些深奥了,何辉文合上书,轻轻吐了口气。
“怎么样?很震撼吧?一个人带领着千军万马打下江山这样的事。”看出何辉文的阅读告一段落,杨鑫随口问道,“在我们硕鲁,这一直是一项传说呢。”
“这样,啊。”
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怎么了?表情看上去不太对的样子。”
“是吗?可能是因为我想法有点奇怪吧......”
“奇怪?讲讲,没事,反正这周边也没有别人。”
确实,四周的桌子空空如也,也没看到在书架那边有人呆着,何辉文犹犹豫豫地开了口:
“虽说大部分内容都详细阐述了,但唯独有一点,就是钟镇吟征服最早那群精兵的情况,似乎只是一笔带过了,虽然钟家的爆发确实有很强的战斗能力,但是......”
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何辉文并没有看到,杨鑫观察自己时的微妙表情。
“将那些精兵击败,钟家真的只是靠自己的吗?还是说,还有些什么不知道的东西......”
直到将一切说完,何辉文才发现杨鑫正在盯他。
“呃,这是不是什么不该说的话题?”
“你说的这些,